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学生必读 > 考试周刊

讲究批评方法 增强育人实效

讲究批评方法 增强育人实效

摘 要:批评是教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教育方法,批评教育是对学生的不良行为和错误思想给予的评价,其目的是让学生认识错误、改正错误。中职学生与普高学生比,优越性差,学习目标不明确,无求知、上进的愿望,缺乏自尊心、自信心,存在自卑心理,对他们的批评更是要求教师有健康的心理,用恰当的方法,发挥“育人”的效果。

关键词:批评;育人;实效

一、 化狂风暴雨为和风细雨

在教育学生、解决学生犯错误的问题上,有时“爱”要比“恨”更有力量。因为中职学生与普高学生比,优越性差,学习目标不明确,无求知、上进的愿望,存在自卑心理,学生都很在乎老师对自己的态度,尤其是看似调皮捣蛋的学生,他们一方面会因为做了错事,受到同学的责怪,产生自卑感,有时甚至会产生“破罐破摔”的想法;而另一方面他们内心深处仍有上进的渴求,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理解和帮助。因此,在教育学生哪怕是批评学生时,我们都可以笑脸相迎、和颜悦色。记得有个学生在课间玩耍时,偷偷进入学校三令五申的施工工地,被老师发现后找去一顿狠批,他却一语不发,做无声对抗,死活不肯认错,气得老师脸色发白、浑身打颤。后来接到通报,了解大致情况后,我意识到了这样的批评方式欠佳,于是换了一种方式,把他单独叫到办公室,心平气和地跟他说:“你在老师和同学们心目中的印象都很不错,我相信你这次犯规也是有原因的,但你想过没有,如果你不小心受伤了,你的父母和老师都会心痛的,别让父母和老师担心好吗?”在听了如此的批评后,学生立即响应,连连点头,说“自己只是一时好奇,想看看搅拌机……现在知道自己错了,保证以后不再犯……如果以后发现有同学进去,也会去制止”, 并说“以前违规时,老师只是一味的指责,从不会替他着想……”就这样,学生自然地反思了自己的过错,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由此看来,我们在教育学生时,可以让他们在和风细雨中明白老师的一番好意,从而拉近距离,达到接受教育,改变自己不良行为的目的。

二、 化枯燥说教为积极引导

中职生缺乏自尊心、自信心,并且由于年龄特征和社会阅历的局限,许多在成人看来很浅显的道理,他们却不明白,或者明明知道自己错了,却就是不知道该怎么办?因此,往往会出现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却还是茫然不知所措的尴尬局面,严重影响了批评教育的实效性。究其原因,除了上述学生的因素外,教师也脱不了干系。因为一般教师大多把批评教育的重点放在了“错”上,对“错在哪里,可能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分析得头头是道,而对“今后该怎样做”往往轻描淡写,缺乏实际的指导作用,学生往往接受教育后还不知具体该怎样?其实批评只是一种方法,它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在认识错误的基础上加以改正,从而少犯错误,少挨批评。因此,在批评时我们更应该侧重引导,要说明该做什么事,该怎样做事,让学生知道具体用怎样的行为去改正错误。

如一位学生经常作业没完成却在操场上打球,如果老师见面就说:“你看你,作业没完成,还在这里打球,怪不得成绩这么差,你要好好学习,按时完成作业。”这时性格好的学生也许会很不情愿地扔下球去做作业,脾气不好的学生就可能会不理不睬,甚至反唇相讥,导致教师颜面尽失。但如果教师改成:“我很欣赏你的球技,但如果你能在认真完成作业后再来打球,做到学习、运动两不误,我会更欣赏你。”这样,不仅学生从心理上更容易接受,而且达到了引导学生的目的,何乐而不为?当然如果學生犯错后,已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感到后悔,并加以改正时,我们就不应再批评,而应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

三、 化指责批评为激励表扬

相信大多数教师都对陶行知校长用糖“奖励”用泥块砸同学的学生王友这个案例有所了解吧!当陶校长把学生那微不足道的闪光点(甚至可以说是理所应当的举止)一一告之并奖励他时,这位一直等待批评的学生不仅知道了自己的过错,而且被深深地震撼了,并由此带来了脱胎换骨的转变。究其原因是学生都喜欢听表扬话,不愿听批评话,甚至一听到批评就反感。正所谓“数生十过,不如赞生一长”,因此,我们在批评其不足之前,首先应真诚而充分地肯定其身上表现出的优点和进步,或者巧妙地直接用赞扬其进步来代替批评其不足,效果将会更佳。

如我曾教过这样一位学生,人很聪明,学习成绩也不错,就是上课管不住自己。我想让他更上一层楼,于是就经常批评他的不足,却忽略了对他的表扬,结果引起他情感上的对立,不但缺点未改,反而自觉性更差,成绩也有所下滑。好在我及时注意到他的变化,跟其他老师沟通后改变了策略,再次谈话时先指出他聪明、有威信、学习效率高等长处后,再说:“如果你上课能管住自己,那你在全班同学中的威信就更高了。”结果,那次谈话后,他竟判若两人,不仅上课意识明显加强,而且经常带领其他学生为班上做好事。

四、 化有声指责为无声熏陶

“身教”重于“言教”。事实上由于学生正处于人格的形成阶段,模仿力极强,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他们乐于模仿的对象。因此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我们可以用自己的行动来提示、纠正学生的错误。

如在一次劳技课后,我发现地上有一些剪下来的碎纸屑,便弯下腰仔细捡了起来。悄悄地,越来越多的同学加入到了这场无声的“战斗”,同时也有几个学生涨红了脸。后来经过第二次的无声熏陶,我再也见不到纸屑了。原来同学们都养成了不乱扔纸屑和顺手捡纸的好习惯。由此可见,教师的无声语言就像一面明镜,不仅能使学生时时对照,而且能使他们随时发现并矫正自己的不良言行,从而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心育人,这是批评的艺术,融入情、升华爱,才能够取得事半功倍之效、药到病除之功。

作者简介:

邱鸣飞,江苏省常州市,江苏省武进中等专业学校。endprint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710692.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