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学生必读 > 考试周刊

城乡结合部普通高中高一农村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对策研究

城乡结合部普通高中高一农村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对策研究

摘 要:目的全面、真实的了解高一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建立高一学生心理档案,为预防和改善高一新生心理问题提供依据。方法采用SCL-90(心理健康自评量表)在统一指导语下对武山县一中高一新生1000名高中生进行了心理健康状况问卷调查,并随机抽取400份有效问卷作为分析样本,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SCL-90所调查的样本九项因子与全国中学生常模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心理问题的 与学生的性别、班级、户籍有明显关系。结论高一新生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其产生与学生对新学校的适应情况、人际关系、学业压力有密切关系。

关键词:高一新生;心理健康;对策

一、 引言

升入高中一年级后,特别是农村学生,远离父母及熟悉的生活環境,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环境,他们在环境适应和自我定位时不止体验着新事物带来的激动与希望,也体验着从未有过的孤独、焦虑、烦闷、无力感。尤其是高中阶段正处于青春发育期,他们的身体发育迅速,内心体验复杂,是最活跃、最具有可塑性的时期,也是最易出现心理问题的阶段。由此可见,全面、真实的了解高一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非常重要。目前针对高一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虽然很多,但不能代表地方性特点。

(一) 研究对象和方法

1. 对象

实验班(147人)和随机抽取的普通班(253人)。共400人,其中男生215人,女生185人。农村学生266人,城市134人。

2. 方法

采用SCL-90(心理健康自评量表)在统一指导语下对武山县一中高一新生1000名高中生进行了心理健康状况问卷调查,并随机抽取400份有效问卷作为分析样本,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二) 结果

(三) 讨论

调查表明,高一新生九项因子均分明显高于全国常模(p<0.001),这说明高一新生的总体心理状况较差,通过男女性别比较,发现男生比女生有明显的性别优势,测验总均分、抑郁因子、敌对因子、恐怖因子等方面都明显的比女生好,从城市与农村学生心理状况比较结果来看,城市学生在焦虑、敌对、强迫症状等因子方面明显好于农村学生。

二、 高一新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及原因

(一) 面对新的生活环境引起的心理适应问题

1. 远离熟悉的生活环境所引起的对新的生活环境适应问题。

由于武山县地处秦岭山地北坡西段与陇中黄土高原西南边缘复合地带,高一新生中大多数学生来自农村,到县城后脱离了原来的熟悉关系,在新的生活环境里,他们会产生更多心理问题及障碍。一些学生会因此产生焦虑、自卑感、无力感。而另一些急需融入城市生活的学生则会不加选择的尝试新事物,譬如上网、打游戏、胡乱花钱等。

2. 远离家庭、亲人引起的人际关系适应问题

在武山,由于交通不便,农村学生大多两个星期回一次家,路途远或不宜行车的地区单程大约两个多小时。这就导致农村孩子无论时间还是空间上远离家庭,与陌生人居住、学习。遇到挫折或有心事时,不能及时调节,产生强烈的孤独感和焦虑感。

3. 面对城市同学与自己之间的经济差别所产生的心理问题

高一年级是高中阶段城乡差别,或者城乡分化最严重的一年,特别是早午用餐、课间游戏或团体活动时,总是分为几个小团体,其中城市的与城市的结伴,农村的与农村的结伴,严重影响一个班级的团结。高二和高三年级则表现不明显。

(二) 面对新的学习环境产生的心理适应问题

1. 学习目标的变化

虽然每年各个大学都有扩招,但每年西北地区仍有多半学生不能进入理想的高校学习,特别是农村,学生特长学习基本是空白,所以在升学中落榜的比例更高,而且农村家庭的教育单一,学生的自我定位也就变得单一了,在很多个体咨询中,学生们这样表达他的理想“我的理想是考上××大学”……单一的目标引发焦虑情绪和压力。

2. 新的学习任务

高中的课本无论从知识难度、深度还是广度上都与初中知识有着巨大差异。高中的知识难度大、深度深、广度宽,容量大,不但知识点多,综合性也非常强,初中死记硬背学习方法的劣势就慢慢显现出来。

3. 新的班级角色的建立

进入一中的学生都是在小学初中阶段学习成绩特别优秀的学生,他们在原来的学校都是老师喜欢,家长夸奖,被作为村里榜样的佼佼者,一直笼罩在“优秀生”的光环下,从未尝试过被冷落甚至常挨批评、挖苦的“差生”滋味。高中组成新班级后,原来的优势被埋没,环境不适应,心理上产生失落感,如果调整不及时,就会产生自卑、抑郁、敌对的心理问题。或者选择其他被关注方式,引起老师同学的注意,比如:过分关注外表、争取权利、挥霍金钱、上课捣乱等不良行为。

(三) 管理环境的变化

1. 适应远离家庭,远离父母约束时产生的心理问题

农村孩子一般都是在校住宿,远离家庭,脱离父母管束,自制力差的孩子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好吃、好玩、胡乱花钱、上网、逃学等恶习。

2. 适应新的学校管理制度产生的心理问题

农村小学和初中都在村里或就近的镇上,学校管理很松散,在校时间短,无早读、晚自习,校门外面就是自己从小到大,生长的环境,再熟悉不过。而高中时期,学生在校期间实行半封闭式管理,宿舍有专门的管理人员,校门口有保安、门卫,上课期间不能随意出入,还有很多校纪校规,自由散漫惯了的农村学生刚开始很难适应,感觉压力大,无自由。

三、 高一农村学生心理适应问题的调适策略

1. 重视入学教育

入学教育是新生入学阶段最重要的课程,它能够帮助学生尽快正确认识和评价新的学习、生活环境,顺利完成角色转化,及时调整学生因远离家庭、朋友而产生的孤独感。因此,学校要建立健全学校的入学教育制度,更新入学教育内容、形式,避免陈旧、死板。入学教育活动应在高一阶段持续性进行,直到整体适应良好。endprint

2. 在团体活动中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根据教育目标层次的不同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让学生在集体活动中互相认识,互相了解。集中开展一些主题活动,尤其是一些有身体接触的,需要相互协作的团体活动,让学生在过程中获得帮助他人,获得他人帮助的心理体验,对他人形成积极的评价,更迅速、自然地融入集体,建立新的友谊,形成广泛的人际关系网络,在心理上获得更多的支持。

3.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介入

扩大心理健康教育环境,将教育渗透到各个学科、各项教育之中,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客观评价他人,正视差距,要仔细观察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识。

4. 积极有效的角色定位

进入新的学校,就会有新的角色,教师要对学生做客观的评價,及时关注学生的状况。引导因得不到关注,而丧失学习动力的学生,使其正确认识高中阶段的学习任务,目标。

5. 学习方法的改进

加强学习方法指导,高中时期多媒体在课堂的运用越来越多,很多农村学生还未学会自主记笔记,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课堂学习方法,同时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制订学习计划,对高中的学习和生活做好心理准备。

6. 加强班级建设,增强学生的归属感。

让学生共同参与班级教室布置,班纪班规制定,使学生尽快感受到集体的存在,进而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并乐于遵守纪律,消除因为强加于他们的管理制度而引起的不满与抵制情绪。

参考文献:

[1]林崇德主编.发展心理学[J].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2]张厚粲主编.心理与教育统计[J].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侯玉波编著.社会心理学[J].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4]胡胜利.中学生SCL-90评定结果分析及其常模的建立[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6,4(2):114-119.

[5]韩凤飞.论重点中学高一学生的心理障碍及疏导策略[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8月第17卷第8期.

[6]万明钢.跨文化心理学的兴起和发展对我国心理研究的启示[J].西北师大学报,1989.

[7]张海钟.河西走廊农民社会心理学的多学科理论分析[J].科学/经济/社会,2004.1.

作者简介:魏金荣,甘肃省天水市,天水市武山县一中。endprint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710766.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