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学生必读 > 考试周刊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运用生活化教学理念的方法研究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运用生活化教学理念的方法研究

宋怡

摘 要: 随着法治社会这一概念的影响力不断扩大,道德与法治教育已成为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教育的宗旨是让学生能够更好运用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因此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生活化教育理念逐渐成为现代教育的主要理念之一,受到人们的关注与推崇。道德与法治课程能够帮助初中生树立起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对青少年的思想引导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如何进一步加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课堂效率与课堂质量,是如今教育教学的重点。文章将探讨生活化理念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重要作用,分析如何进一步提升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

关键词: 道德与法治;初中教学;生活化教学;实践探究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8918(2022)10-0134-04

初中是学生走向成熟的重要阶段,是学生价值观念和思想品德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道德与法治课程对学生的思想指导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帮助学生全面提高德智体美劳的综合素质,让学生在短期时间内更好地了解世界,坚定自己的立场,树立为新中国建设的决心与信心,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师应该从实际教学要求出发,采用生活化的教学理念,进一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积极引导学生展开道德与法治学习,探索道德与法治的关系与实例,理解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核心内容与基本理念,从而提升学习质量。

一、 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现状

(一)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陈旧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教育教学要求教师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教育理念,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需求和社会人才需求。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仍然采用较为陈旧的教学方法,也没有转变教学理念。而长期应试教育导致家长依然只关注学生的考试分数,认为只有取得高分,才代表学生的学习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在这种以分数为主导的教育焦虑下,学校的教育方法仍然以学生成绩为主要目标,只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和进步情况,而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过程。这就不利于教学方法的创新,使得以分数为主导的灌输式教学占据主体,教师长期强调重点知识和考试大纲的要求,忽略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开发与启迪,导致学生对学习逐渐失去兴趣,更不利于学习主动性的提升。

(二)学生失去对学习的兴趣

对学生而言,教师和家长越关注他们学习成绩的提升,就越需要他们努力投入学习中去。但是道德与法治课的地位无法与语数外等课程相比,并且其中很多知识点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只要在生活中多留意身边的人和事,就能很快理解相关的知识,无须死记硬背。但是家庭、社会、学校所灌输的唯分数论思想,导致大部分学生选择紧抓书本知识,反复背诵与默写,没有真正理解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内涵,既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养成,也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三)评价方式过于单一

当前,考试成绩是学校和教师评价学生学习情况的主要方式,这也是评价教师教学效果的主要指标。这一评价方式不仅给学生造成了极大的学习压力,也限制了教师转变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不得不采取死记硬背的灌输式教学来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长此以往,教师照本宣科,学生死读书,即便提高了考试成绩,也不能使学生学会运用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失去了独立思考的机会,学生的学习效果难以真正获得提升,课堂效率也就无从提高。

(四)教学脱离实际生活

道德与法治课的知识大多源于实际生活,但是在课堂实践中,教师往往采用解说知识点的方法,分析讨论课本中的重点知识内容,强调理论的重要性,而忽略了对实际案例的探讨。而一些抽象化的法律知识,教师也仅仅进行概念讲解,没有通过实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法律的应用范围和应用方法。这就导致学生对枯燥的理论知识感到晦涩难懂,没有形成良好的法律观念和道德意识,无法达到道德与法治课的真正教学目标。

二、 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原则

(一)多元化评价模式

如今,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单一的评价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教育教学的需求。因此,生活化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评价,应该更加注重开放性,而不是通过一张试卷来决定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应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和探究,结合学生平时的课堂表现、学习态度、言行举止等,多维度地进行综合评价。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通过小组互评和自我评价的方式,让学生正确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与缺点,更好地提高评价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二)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在课堂上拥有绝对威严的地位,学生不敢发表自己的意见与看法。而随着新课改的推动,教育理念也随之发生变化,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因此,教师应该主动关心学生的学习情况,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以平等的姿态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首先,老师在发现学生的错误时,不应该疾言厉色地批评,而应该循循善诱,引导学生主动发现自己的不足,更好地改善自己、提高自己;其次,教师应该坚持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和看法,积极主动地投入课堂活动中来,才能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

三、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实践

(一)构建生活化情境模式

随着我国教育理念的变化,教师应该从生活中发现教育资源,将生活中的实际案例与课本內容相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化的道德与法治知识,提高道德与法治观念,培养其成为具有高素质的法治公民。通过实际生活案例的讲解,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例如在讲《男生女生》的内容时,老师可以帮助学生创造出贴合实际生活的情境,让学生更深切地感悟到男生和女生之间的差异,然后安排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最后再引入课程中的内容。例如,教师可以询问学生:“你们小时候喜欢玩什么样的游戏?”男同学纷纷回答喜欢玩打仗、战斗的游戏,而女同学则回答喜欢玩踢毽子、跳皮筋、过家家等游戏。教师可以进一步询问:“同学们觉得这些游戏有什么区别吗?”学生通过思考与讨论得出答案:男生大多喜欢玩打闹、花力气的游戏,而女生则更喜欢玩一些安静、温柔的游戏。此时教师则可以引导学生:“从游戏中可以看出男生与女生的差异,所以在一起做游戏时,男生应该展示自己的长处,不能欺负女生;而女生也应该礼让男生,不要争执。在进行班级劳动时,男生可以承担一些需要花大力气的劳动,女生则可以做一些细致的劳动,这样相互帮助共同劳动,才能带动整个班级一起进步。”在讨论后,学生认可了这种观点看法。通过这种生活化的情境教学方式,教师能够更好地向学生传递课本知识,形成基本的道德观念和法制观念,便于学生更深入地学习和拓展,有效地提高课堂质量。

(二)利用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道德与法治学科中的许多问题和概念都源于实际生活,因此,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脱离了实际生活,那么课程就会变成完全的道理大讲堂,让学生感到厌烦,难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与热情。初中学生正是道德观念形成的黄金时期,因此,教师应该积极地利用生活化情境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

例如,在讲解《以礼待人》这节课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心态,以积极健康的乐观态度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生活,因此教师可以安排一个生活情境,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在得到他人的帮助之后,应该如何表现。通过一点小事例,让学生领悟到以礼待人四个字中的“礼”究竟是指什么,然后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念与看法,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讲述自己在生活中以礼待人的小故事。通过生活素材的引导,学生能够认识到道德与法治是与自己息息相关的,浸透在生活的一点一滴之中。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经验与教训,让学生对课程内容产生兴趣,汲取他人的经验,形成有益的道德与法律观念。最后,教师可以对课本内容进行难点与重点的强调,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知识点的学习,以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最终目标。

(三)开展生活化教学实践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目标不仅仅是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基礎的道德与法律知识,更主要的是要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行和正确的法律观念,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和课外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带动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实践活动,以便更深入地理解教材内容。

例如,在讲解《诚实守信》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同时引入我国的其他优良传统美德,让学生充分领悟诚实守信在生活中的重要价值,了解我国传承下来的不同优良品德。因此,教师应该教育学生在生活中要秉持诚实守信的原则,例如诚信参加考试、言而有信地遵循与朋友的约定等,让学生能够从实际生活中感悟到道德品行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感悟诚实守信的魅力。教师还可以引入现实生活中的虚假广告、315消费者权益日等信息,让学生理解作为商家应该诚实守信地进行商品交易,并指导学生在受骗后如何利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使其潜移默化地形成基本的维权意识。通过这些教学实践,能够让学生充分领悟道德与法治课程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认识到知识能够帮助自己更好地生活,从而积极地投入学习中去。

(四)融入时政热点展开生活化教学

时政热点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关注时政热点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开阔视野。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融入时政热点内容辅助教学。法治作为课程的重点内容之一,教师通过讲解法律知识不断强化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学生成为遵纪守法的好公民。教师可以通过联系实际生活,将晦涩难懂的法律条文变成生活化的信息,便于学生理解与掌握,更好地约束自己的行为。

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应该对社会中的时政热点保持高度的关注,并且将其中与教材相联系的内容进行有效整合,这样不仅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的兴趣,还可以让学生养成关注新闻热点的良好习惯。例如,在上课之前,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简短的新闻播报练习活动,让学生对社会的热点话题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引导学生从教材内容中获取对热点新闻的感悟与思考,让学生能够意识到学习道德与法治课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要让自己能够有效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的思想品德和法治意识从根本上得到提升。

教师在选择时政热点时,也应该注意以下几点内容:首先,教师需要选择与教材内容相联系的一些社会新闻,切忌本末倒置的做法,要始终坚持所选的社会新闻能够为教材内容的讲解提供帮助。例如在学习《节奏与旋律》这节课时,教师可以通过一个宿舍六个女生全部考上研究生这个热点话题来引出小群体的相关概念和特征,但是在使用这个案例时,需要抓住案例中的重点内容,有所取舍,让学生能够更加专注于小群体特征的相关内容上。其次,教师在选择时政热点时要始终坚持积极健康向上的原则,确保所选的案例能够对学生起到引导作用。例如,在讲解《家的意味》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引用著名科学家、普通工人等不同角色与家人相处的新闻内容,让学生意识到家庭是心灵的港湾,不论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承担什么样的职责,无论什么样的年龄阶段,每个人都会对家庭有着浓烈的感情,让学生能够真正认识到自己在家庭中的责任。最后,教师在选择时政新闻的过程中,要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基础,挑选一些符合学生生活实际情况的内容,才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解《服务社会》这节课时,教师可以以新冠肺炎疫情作为案例,向学生展示疫情期间无数专家、医生、护士和志愿者舍小家、为大家,用自己的知识和技术挽救一个又一个生命,承担起重如泰山的社会使命,为社会燃烧自己、奉献自己,成为一个又一个“最美逆行者”。这些活生生的案例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加勇敢地正视新冠肺炎疫情,还能够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提高学生对生活的信心,让学生自然而然地产生服务社会的基本信念。

(五)家校合作展开生活化教学

要推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生活化教学顺利开展,不仅需要学校和教师的重视与努力,还需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合作,并持之以恒地改善与调整才能够顺利完成道德与法治课的生活化教学模式。首先,学校可以建立起家长委员会,并由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建立起家长微信群,积极与家长保持良好的互动交流,还可以定期开展家访等形式,从而让生活化教学的理念能够在家长中顺利扎根。由于初中生处于不断成长和变化的阶段,因此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不应该对学生产生思维定式,应该用发展的眼光来观察学生的成长和进步,尤其是教师应该充分意识到每个学生的成长过程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教师要正视不同学生的特点和彼此间的区别,在与家长的交流过程中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特点,才能够找到正确的方式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产生兴趣。其次,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开放日的时间,让家长尽可能地参与到校园的各项参观活动中,并主动与教师进行交流,便于家长更好地了解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情况,也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针对性的教学活动,从与家长的交流中获取更多可以在课堂上利用的生活化教学资源。最后,还需要积极鼓励学生与教师、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听取学生提出的有益建议,并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更好地融入生活化内容。

例如在学习《亲情之爱》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公开课的机会让家长直接参与到课堂中,让学生大胆地分享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如何与父母相处;教师也可以提前与家长进行课程交流,让家长准备在课堂上播放的视频或音频,让学生在这些温情的故事和细小的摩擦中了解父母对他们的情感与厚望,这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也能够让学生的情感得以抒发,让学生能够意识到道德与法治课在生活中起到的积极作用,也有利于为学生创造一个更加温馨舒适的家庭教育环境,不仅能够让课堂的教学效果更上一层楼,也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待人处事的方式,让学生真正在课堂上实现全面的成长与进步。

四、 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有许多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的课程内容,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生活素材,将枯燥的法律与道德概念变成丰富多彩的生活案例,让学生不仅能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产生兴趣,还能积极地投入学习中去,理解道德与法治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成为一个思想品德高尚、遵纪守法的高素质人才。教师也需要转变教学思路和教学理念,联系生活实际内容,活跃课堂氛围,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坚定政治立场,引导学生为祖国建设和民族复兴奉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朱静.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19.

[2]靳翠琴.谈生活化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文渊(中学版),2019(4):627.

[3]马爱军.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14(5):57.

[4]黎毅良.以生活引领成长: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的实践研究[J].教育界:综合教育,2021(2):88-89.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712015.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