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学生必读 > 考试周刊

浅析在小学数学中如何应用合作探究法

浅析在小学数学中如何应用合作探究法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不仅要求小学数学教学要为学生传授数学知识,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基于这一教育理念下,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已经不再适应新一轮的教育改革要求,要求数学教师创新教学理念与教学手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合作探究式教学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合作探究教学不仅有着较强的科学性与实践性,同时也有着较强的创新性,能够实现学生之间的互补,推动班级的整体发展。文章探讨了合作探究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合作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2)13-0059-04

想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挥出合作探究教学的最大价值,就要建立明确的教学目标,并且始终遵循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加强对学生在学习中的引导,为学生设置科学合理的探究问题,设置的问题要带有循序渐进的特点,针对同一问题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让学生养成全面看待问题的习惯。除此之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不会的问题时,要勇于提问,教师归纳总结学生提出的问题,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问题为学生解答,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使全班学生能够共同进步。

一、 合作探究教学的概述

(一)合作探究教学的意义

小学生在刚刚踏入校园时,内心纯真懵懂,他们此时还不知道成绩对他们的重要性,也不知道学好数学对未来发展的重要意义,这就导致部分学生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成绩不理想,还十分苦恼,不理解教师与家长紧迫的心理。一些教师与家长对数学成绩不好的学生会过度批判,这会导致学生对数学形成心理阴影,产生自己缺少数学天赋的主观臆断,久而久之演化成自卑心理。

数学学科由于有着较强的抽象性与工具性,部分学生在吸收理解数学知识时较为困难,进而无法提升自己的数学学习成绩,而应用合作探究式教学能够改善这种现象。当前普遍采取的教育方式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刚踏入学校的学生对教师有着较大的好奇心,在上学之前,家长也会嘱咐学生到学校之后要听老师的话,这些心理状态都让学生形成了尊重敬畏教师的潜意识,但同时也使得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了一种距离感。在数学教学中,态度严厉的教师很难让学生彻底敞开心扉,学生在课堂中会感受到一定的压力,难以发散自己的思维,更多的学生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一步一步地跟着教师走,这种教学方式无法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性,久而久之会使学生对数学知识感到枯燥厌倦。

对于刚进入学校的学生来说,除了教师,最令其感到兴奋与好奇的就是同学,与自己年龄相仿,坐在同一个教室一起学习,对每一个学生来说都是兴奋的,比起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感,不如让学生发挥自己的天性,让学生与学生之间打成一片,组建学习小组,共同探讨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让学生学会享受学习过程。学生在小组学习中也能够缩短与教师之间的距离感,会围绕在教师的旁边,感受教师领导者的角色,带领着自己在数学世界中探索。小学生的想象力是天马行空的,与同伴交流能够产生更多新奇的想法,能够极大地提升学生的钻研能力与创新能力。合作是活跃学生思维,发挥学生天性的最佳途径之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构建高效课堂,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这对数学教学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合作学习的具体方式

想要有效地组织小组互助合作,就要激发学生负责、认真的学习态度。教师根据成绩进行合理的搭配分组,每个学习小组中有能力强的学生,也有需要帮助的中段后进生。具体如下:在数学课堂中,将前后及同桌四至六名学生组成数学學习合作小组,内部投选出一名组长,组长的选择通常由成绩较好的学生进行担当,且组长要有相应的责任心,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能够带领其他小组成员更好地开展学习合作。组长要帮助教师检验学习成果、组织小组讨论、收集课堂作业等。同时,教师可以定期开展评选优秀小组活动,以组内平均水平为标准进行选择。这样一来,中段后进生会成为小组内重点的帮扶对象,学生为了集体荣誉,都会乐于帮助中段后进生提升数学学习能力。

(三)合作探究学习的学习内容

完成小组分配后,教师应当提供一种能让学生之间的交流互相帮助、共同收获数学知识、提高数学学习能力的学习方法。比如,教师提出一个课题内容,引导学生自主安排设计,以此课题展开讨论与学习。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当中,学生会积极探讨、踊跃参与,大大丰富了课堂学习的内容。教师在提问环节,尤为注重中段后进生这一群体,对这类学生展开提问。回答优秀的学生可以为其所在小组获得分数,学生有了集体荣誉感,就会更乐于主动学习、自问自探。

二、 小学合作探究教学的目的

(一)让学生在合作中相互进步

学生在进入小学后会接触众多科目,由于不同的学生天赋与接受能力不同,因此对不同科目的接受效果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例如,有一些学生数学成绩好,有一些学生英语成绩好,而将一个数学成绩好、英语成绩差和一个英语成绩好、数学成绩差的学生分在同一个小组,能够实现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在数学教学中也可以应用这一方式,首先教师要鼓励学生遇到不会的问题要勇敢提问,或是提问教师或是询问同学,每一个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不一样,对问题的理解也有着独特的角度,而数学知识点较为繁杂,很多学生会在教师讲解完知识点后觉得一知半解,但又不敢直接询问教师,那么学生在这一方面将会很难取得进步,在考试中遇到类似题目无法解决,进而限制自己成绩的提升。当学生遇到不会的题目时,若是能够主动地询问其他同学,而其他同学能够帮助他解决这些问题,那么学生就能通过合作取得进步。除此之外,为了能够解决其他同学的疑问,学生会在课堂中认真听讲,这样当其他学生产生疑问时,就可以为其解答,形成良性循环,学生在相互合作中取得进步。

(二)产生小组凝聚力

虽然在日常学习中同学是相互帮助的伙伴,但是在考试时也是竞争对手,成绩好的学生想继续保持,成绩差的学生想实现进步,学生即使处于同一个小组内也存在着分数的竞争心理。但教师将每次的分数加上小组的平均分进行对比,为平均分高的小组给予奖励,那么学生之间的竞争性将会被奖励放大,形成强大的小组凝聚力,通过互相帮助彼此促进,实现小组内成员的共同进步。

三、 如何在数学课堂中应用合作探究教学法

(一)合理优化小组成员配置

想要最大化发挥出合理探究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价值,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分组,在分组时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以确保小组内存在不同层次的学生,彼此互相促进有效发展。在合作探究学习中,小组成员的构成要最大限度地保证合理,为学生整体质量提升奠定基础,实现小组成员共同发展。在构建学习小组时,要遵循以下几项原则:首先对小组成员性别上的配置要保证比例合适,其次教师要考虑学生各方面因素,包括但不限于学习能力、知识掌握情况、学习态度与性格特征等,尽量让小组成员的学习能力、性格特点与兴趣爱好呈现多元化的特征。

教师要为小组成员进行明确的分工,保证组内职责安排的合理,根据学生的特长安排职务。例如,学习能力较弱,具有一定绘图能力的学生,可以让其总结数据,绘制图表;具有较强运算能力的学生可以安排他进行数据核算;拥有较强语言表达能力的学生,可以让其负责学习成果总结与学习成果汇报;拥有较强管理能力的学生,可以让其协调安排组内成员的协作。在小组探究时,教师要耐心地指导学生,让小组中的每一位学生都能意识到自己在小组中的重要性,并为学生设置一定的压力,使其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合作探究活动中,发挥自己的能力与价值,为小组的整体成功而努力。

(二)在合作教学过程中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

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究的过程中,要始终重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同时也要发挥自己对学生的组织引领作用。对班级中数学成绩较差、性格内向的学生来说,他们与其他同学的合作缺乏主动性,很多学生长期被动接受,这会限制学生个人价值的发挥。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学生可能缺少自主思考的意愿,只是单纯地接受其他同学提出的建议。对这种情况,在合作探究过程中需要教师的参与,教师参与进学生的讨论中,鼓励性格内向的学生让其主动地发表自己的观点。除此之外,教师也要灵活地调节学生的合作探究活动,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合作探究中,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意识到自己在小组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加强学生之间的有效交流。通过师生之间与生生之间的启发,提升学生的整体学习效果。

(三)创设合作探究学习情境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合作探究式教学要根据实际情况选用教学策略,教师可以创设教学情境,将学生带入指定情境中,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消除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抵触心理与畏惧心理。有效的合作探究式学习情境能够让学生放下思想的重担,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合作探究式教学奠定基础。教师在创设合作探究式学习情境时,要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学习能力作为前提,创设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并联系学生已有知识的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通过知识推理获得新知识新技能。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运动情境,小明每天都坚持晨练,他计划自己4周跑完22.8千米,那么平均每周要跑多少千米。首先让学生独立思考被除数是小数该怎么除,之后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通过思考与探究得到答案,22.8千米等于22,800米,22,800÷4=5700,5700米=5.7千米,因此小明每周要跑5.7千米。

在《认识人民币》这一章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分发教学用的人民币学具,让学生使用学具进行模拟交易,完成加减法的运算,让学生直接认识人民币的相关知识。在此之后,教师在课堂中带领学生思考,为什么大人购物时使用的人民币是不同的,之后带领学生共同认识人民币。学生对购物有着较强的兴趣,数学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创设超市情境,并为学生展示货架上的商品与标价,模拟购物情境,问学生想买什么物品,想购买的物品价格是多少?如何使用手上的人民币学具购买?需要使用多少人民币才能买到自己喜欢的东西?让学生从人民币学具中选出正确的面值与数额。同时让学生思考,若是自己手中人民币的数量不够怎么办,是否可以与其他同学共同购买某件商品,各自需要使用多少人民币?通过这种教学,让学生更加全面地认识人民币并记住人民币的面值。

(四)凸显数学问题的探究特性,强化合作探究案例的实践指导

合作探究教学的重点在于探究合作,这就决定了在开展探究活动之前,要选择合作探究的对象与案例。作为数学知识体系的形象代言,数学问题在合作探究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总结案例条件,通過教师的指导,能够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与探究技能,因此教师要将问题案例作为开展合作探究教学的一项重要方式,带领学生开展合作探究问题案例活动,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分析归纳,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技能。

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提出如下合作探究案例:小明在文具店买练习本,价格比铅笔贵0.5元,已知他买了三支铅笔每支铅笔1.5元,若是小明买了5本练习本,那么每本练习本多少钱。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感知问题条件,得出该问题是一道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案例。教师带领学生分析题目,围绕解题思路进行合作探究,学生在合作探究后能够总结出案例条件:题目中给出了练习本的数量与铅笔的单价;求练习本的单价,同时根据练习本的单价比铅笔贵0.5元,共买了3支铅笔,每支铅笔为1.5元,可知练习本的总价为10元,这样就能够求出练习本的单价。教师要求学生总结思路过程,通过合作探究得出问题的答案。学生小组通过总结归纳后认为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设出未知数,找出等量关系,即买练习本的钱=买铅笔的钱+0.5即可列方程求解。

解答上述习题时,学生根据问题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深入开展合作探究活动,除了能够结合自己的学习经验进行合作探究,也能够感受到合作探究对解题所带来的帮助,除此之外,还能锻炼学生合作探究的解题技能。

(五)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

小组合作能够发挥组内每一位学生的力量,并将其凝聚成集体力量,使学生在合作过程中养成集体意识,领会团结合作的重要性,能够为了提升小组成绩而主动投入学习与探究中。学生有着较强的伙伴意识,合作学习能够通过学生与其他同学的交往,树立信心、建立友谊,在尊重他人实现自我的同时,发挥自身的价值,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合作探究中。

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时,教师可以给出一个三角形,让学生小组合作,通过测量拼剪探究三角形三个内角相加的度数,并对比哪个小组完成得速度快。在教师布置好任务之后,各个小组通过不同的方式都能够得出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这一结论,并由小组代表阐述各个小组使用的方式展示过程。教师为完成速度最快的小组提供物质奖励,如小红旗、小红花等,这样获胜的小组能够收获成功的喜悦,同时能够激发未获胜小组的斗志,让每一个小组做好充分的准备,迎接下一次挑战。在此之后,教师可以为每个小组分发27张卡片并写上角的度数,看哪一个小组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将其分別组成三角形。在汇报展示环节,让速度最快与最慢的小组分别阐述自己小组使用的方法,速度最快的小组表示通过组内合作,明确分工,有的同学负责挑拣,有的同学负责计算,很快就完成了任务。而速度最慢的小组表示小组内各忙各的,有的学生拿了两个角后,第三个却在别的同学手中,通过这种活动,能够让学生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

四、 结语

作为一种新型学习模式,合作探究式教学能够直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探究式学习,通过合作探究教学,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刘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J].科学咨询,2020(42):286.

[2]马江英.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方法[J].科学咨询,2020(42):246.

[3]孙彦瑾.小学数学教学中对话教学的价值及实践探索[J].科学咨询,2020(42):284.

[4]范丹丹.合作探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6(5):28.

[5]张成弟.合作探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2016(4):148.

作者简介:王玉凤(1972~),女,汉族,宁夏银川人,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兴庆区第十五小学,研究方向:小学数学专业。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712124.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