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莉+李天镇+陈静
摘要:在阐释辽宁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意义的基础上,通过 SWOT 分析法,剖析了影响辽宁省创新驱动发展的优势(S)、劣势(W)、机遇(O)和威胁(T)四大关键因素,进而提出了辽宁省创新驱动发展的SO 战略、WO 战略、ST 战略、WT 战略。
关键词:创新驱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辽宁省;SWOT分析
中图文献号:F327 文献编码:A DOI:10.3969/j.issn.1003-8256.2016.05.002
发展是硬道理,创新是源动力。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2015年3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指出,创新是推动一个国家和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推动整个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创新驱动则是由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最先提出。他把国家竞争优势的发展分为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创新驱动和财富驱动四个阶段。可见,较之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创新驱动是国家竞争优势的高级阶段。创新驱动阶段,国家竞争优势由主要依靠基本生产要素驱动与大规模资本投资驱动转变为主要依靠自主创新,充分发挥科技对经济社会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不断提升科技进步对经济的贡献率, 从而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则是以科技创新推进转型升级,以转型升级促进科学发展,将科技视为创新的关键,将人才视为创新的根本,将教育视为创新的基础,将文化视为创新的灵魂,推进发展观念、机制体制、社会管理等全方位创新的重大选择、发展规划及策略。
1 辽宁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意义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科技与创新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并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推展到一个新阶段。曾被誉为“共和国的长子”、“共和国的总装备部”的东北老工业基地,在经历振兴十年间的经济高速增长之后,现今经济增长速度放缓。2015年4月10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东北三省经济形势座谈会上呼吁“振兴东北经济”,再次吹响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号角。辽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省份之一,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再振兴,必须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在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在世情、国情、科情深刻变革的历史背景下,辽宁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深远的影响和重大的意义。
第一,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对接国家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趋势。现今国际竞争呈现出越来越激烈的态势,中国必须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才能从容应对国际社会的变化和挑战。虽然近年来我国科技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但距世界最主要创新型国家尚存在明显差距。
第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转变辽宁省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根本途径。辽宁省长期依靠要素驱动、投资驱动推动经济增长,经济发展方式以粗放型为主,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偏低,生态环境的瓶颈制约日益严重,经济发展缺乏可持续性。以前,辽宁省依靠拼投资、拼能源、拼土地,赢得了两位数的增长。现今,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辽宁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适应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叠加调整,解决辽宁省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结构性问题,发展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客观要求。
第三,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发挥辽宁省比较优势、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客观要求。辽宁省目前已进入产业结构调整的加速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高位增长期,面对科技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竞争,辽宁省必须依靠自主创新实现产业的赶超式发展。我省创新氛围浓厚,产业发展基础较好,我们必须把这些科技优势充分利用起来,这有这样才能把握机会,实现创新驱动的跨越式发展。
2 辽宁省创新驱动发展的SWOT分析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的问题和环节较多。通过 SWOT 分析法,剖析了辽宁省创新驱动发展的优势(S)、劣势(W)、机遇(O)和威胁(T)四大关键因素,才能合理选择相应的实施战略。
2.1 辽宁省创新驱动发展的优势分析
辽宁省辖14个地级市,其中副省级城市2个(沈阳、大连),位于中国东北地区南部,南临黄海、渤海,东与朝鲜一江之隔,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是东北地区唯一的既沿海又沿边的省份,也是东北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地区对外开放的门户。辽宁是中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是全国工业门类较为齐全的省份之一,是中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沿海省份之一,也是中国近代开埠最早的省份之一,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新中国工业崛起的摇篮,被誉为“共和国长子”、“东方鲁尔”。
辽宁省创新驱动发展的优势分析(Strengths),即丰富的创新人才保障;扎实的创新科研资源;独特的创新地理优势。其一,创新人才的培养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加强科技人才的队伍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和重大科技工程,帮组企业培养和引进新兴产业需要的高端、复合型人才。提供多种优惠政策,如户籍、职称晋级、档案管理等方面,着力夯实科技创新的人才基础。其二,辽宁省在“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坚定不移地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辽宁作为全省发展战略的核心,优化整合科技资源。到2015年,初步实现由科技大省向科技强省的转变。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是指从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需求出发,经济、合理、高效的配置有限的科技资源,以有限的财力物力和人力,争取尽可能多的收益,以达到科技资源的配置效果最优。其三,辽宁省地处亚欧大陆东岸,中纬度地区,属于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地理优势十分明显,地理优势一方面为辽宁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发展的条件。另一方面也加大了辽宁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意义,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仅是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国家和地域发展经济社会的必然选择。
2.2 辽宁省创新驱动发展的劣势分析
辽宁省创新启动发展的劣势分析(Weaknesses),即创新投入强度不足; 创新成果转化困难; 产业结构不够合理;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政府保障机制较弱。
辽宁省经济发展呈现衰落、疲软的态势。2014年,辽宁省的经济增速分别是5.8%,不仅低于全国7.4%的GDP增速,更是滑出了经济合理区间的底线。财政收入方面更加不容乐观,2014年,辽宁省财政收入则下跌了4.6%,均远低于全国水平。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辽宁省的经济发展速度缓慢且总的经济发展水平低于全面发展水平。目前辽宁省存在企业创新投入少,研究与开发费用在总收入中所占比重低,一些重视创新的小型企业由于缺少资金也往往投入不足,这直接导致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效实施。
创新发展最重要的就是要将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只有这样才能带动企业的快速发展,才能解决目前的难题,当前创新成果的转化率较低,据统计,目前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大约在25%左右,我国相对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多种原因造成资源转化率低,资源分布不均、科研单位与企业合作效能低,企业、高校、科研院目标追求上存在差异、政府的帮扶机制不完善, 这就造成在转化过程中遇到很多困难。
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结构不合理:辽宁省是工业大省,重工业比重高带来轻工业不发达。重工业具有投资大、建设周期长、见效慢、产品利润率低等弊端,而轻工业具有投资少、见效快、产品利率高的优点,在计划经济条件下,重工业服从于国家制定的发展计划目标及长远利益需求,其利益最大化不需要市场竞争来实现,其产业优势主要依赖于依靠国家计划得以保持与发挥,而轻工业能够很快地适应市场竞争并最大程度地获取利润。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辽宁省多数企业尚未形成较高水平的产品研发体系和自主开发能力,相当一部分企业仍处在“仿制式”“模拟式”生产模式中,尚未形成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良性循环。许多制约产业升级的基础性和关键性技术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以装备制造业为例,当前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的配套能力和系统集成能力不高,重大装备关键零部件仍需进口,没有具备系统设计、系统成套和工程总承包能力的大企业。
辽宁省的政府保障机制相对较弱,一是政府对科技创新和企业生产投入不足。却少财力的保障便不能有效发挥好政府资金引领性作用。二是对人才的引用、培养、留用机制不健全。科技创新依靠人才,有效地利用及充分发挥其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
2.3 辽宁省创新驱动发展的机会分析
辽宁省创新驱动发展的机会分析(Opportunities),即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利好效应;创新驱动发展的政策环境日益完善;创新驱动发展的智力载体居于领先地位。
东北老工业基地在10年的经济高速发展期后呈现出缓慢态势, 老工业基地要在新一轮振兴过程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但还存在许多弊端,它没有从根本上摒弃传统的以投资拉动为主的增长方式,切实转向创新驱动,没能解决当今经济社会发展体制方面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与北京、上海、广东的经济发展的省市相比, 如东北地区创新驱动发展存在较大的差距与不足, 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体现、高新技术产业规模有限、自主创新能力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创新体系尚待健全、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相对滞后等, 创新驱动对东北老工业基地而言是必由之路。
营造创新创业的政策环境显然是政府不可替代的职责,但是政府要有创造性的、积极状态去开创创新创业的环境。中央和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比如如何在政府的资源配置上,打破原来的、单纯的、计划的配置方式,按资金本身存在的规律,按基金的方式,来组织更广领域和重复性的研发活动;如何面对政府在过去为了解决市场失灵而出资资助了大量的机构或者设立的大量机构;当市场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政府的作用如何更有效的退出,这些都是体制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营造良好的环境提供制度上的支持。
中央和地方在推进创新体制的改革与发展,为科技创新创业搭建核心载体、营造良好环境发挥等具有重要作用。智力载体主要指科技工作者,他们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人群,在繁荣学术、推进科技创新、引领创新导向、承担科技服务以及提升科学素质等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2.4 辽宁省创新驱动发展的威胁分析
辽宁省创新驱动发展的威胁分析(Threats),即周边省市的同质竞争;创新氛围尚未形成。
与国内发达省市相比,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驱动发展依旧存在较大的差距与不足。表现为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尚未得到充分体现、高新技术产业规模有限、自主创新能力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创新体系尚待健全、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相对滞后。
创新氛围与创新带来的效益成正比,由于受历史文化和教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整个社会缺乏创新文化氛围,人民的创新意识、能力和素质不高,国营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在创新氛围营造方面处于劣势,民营企业则略胜一凑,因此在整个社会中,形成恪守诚信、公平竞争、激励探索的全民创新的环境和氛围尤为重要。
3 辽宁省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选择
基于辽宁省创新驱动发展的SWOT分析,构建辽宁省创新驱动发展的 SWOT 矩阵,进而提出辽宁省创新驱动发展的SO 战略(优势-机会战略)、ST 战略(优势-威胁战略)、WO 战略(劣势-机会战略)、WT(劣势-威胁战略)战略。
3.1 辽宁省创新驱动发展的SO 战略
SO战略(优势-机会战略)是充分发展辽宁省自身优势并利用外在机遇的发展战略,旨在使这两种因素趋于最大化。首先,借助辽宁省自身条件和历史机遇,进一步提升辽宁省自主创新能力,实现辽宁的跨越式发展。辽宁省是资源大省、工业大省、劳动力充足,但也面临着生态环境脆弱、城市发展不均衡、城乡经济差距大等问题。结合自身的条件辽宁省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着力转变发展方式,拟定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辽宁省持续发展的核心,也只有加大创新的力度,才能实现创新成果的商业化、产业化和社会化。其次,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辽宁省创新驱动发展的政策和保障机制。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在资源配置中要正确认识政府、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地位和作用,处理好政府同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关系,准确定位政府在创新驱动发展中的边界。还要深入贯彻创新驱动发展的政策和保障机制,紧紧围绕提高创新能力这条主线,整合科技资源,完善科技研发、管理、服务机制,推进科技项目、经费管理、科技评价和奖励制度,实行按项目进行基本科研支出核算和科技资源配置,彻底解决科技发展结构性失衡等问题,释放科技创新活力。再次,形成以企业为中心,政府、高校、科研机构和社会组织提供服务的协同创新主体系统。各类组织一起构建分工协作、有机结合的创新链,形成有特色的协同创新体系,通过构建内生要素协同创新机制和外源创新主体协同建设模式,鼓励引导企业和高校院所开展协同创新,组织实施产学研联合攻关项目,重点建立创业创新载体,打造产学研协同创新基地,形成有特色的协同创新体系。
3.2 辽宁省创新驱动发展的ST战略ST战略
(优势-威胁战略)是利用辽宁省自身优势规避或减轻外在威胁影响的发展战略,旨在使优势因素趋于最大、威胁因素趋于最小。首先,在不断巩固创新平台,完善创新支持政策和构建协同创新主体的实践中营造创新环境与氛围。建设创新公共服务平台,整合科技资源,促进产学研相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在创立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来,应以优化合理配置为主线,共享为核心,充分利用全省现有的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物力资源、信息资源、制度资源以及组织资源等,着力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体系健全的创新平台。其次,立足自身,因地制宜探索辽宁省创新驱动发展模式。辽宁省是我国人口大省和经济大省,传统的及其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煤矿采掘业等发展基础雄厚。但是,辽宁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特别是经济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经济发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产业结构不合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等。因此,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结合辽宁省的实际情况,立足自身的发展脉络,选择正确的创新发展模式。
3.3 辽宁省创新驱动发展的WO战略
WO战略(劣势-机会战略)是利用辽宁省目前的外部机会弥补自身劣势的发展战略,旨在使自身劣势趋于最小、外部机会趋于最大。首先,提高创新支持经费和专项经费的投入。财政科技投入在创新战略的实施、调整和优化科技创新结构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国务院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加强对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战略高科技的支出,主动发挥财政投入的力度,突出财政杠杆的作用。其次,抓住有利机会,促进辽宁省科技成果的转化。每个国家和地区在创新发展战略的选择和应用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但经济发展方式要素投入驱动到创新驱动的转型是有规律可循。全球经济处于一体化,吸取强国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在工业化过程中加速技术进步、实现技术赶超的重要经验,是我国加快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3.4 辽宁省创新驱动发展的WT战略
WT战略(劣势-威胁战略)是在减少自身劣势的同时又规避外部威胁的被动式防御战略,旨在使这两种因素趋于最小化。首先,进一步健全政策体系与切实落实制度到位。我国创新体制还不完善,当前我国主要以GDP的增长为主,很少有自主创新的导向。因此,我国要加强创新制度结构的合理性,制定出适合形势变化以及我国国情的调整机制。完善的创新制度最终靠落实,制度的落实是影响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目标的关键因素,各地积极响应国家提出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注重制度和政策的落实。其次,宣传创新思想,提升全民族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营造良好创新氛围。文化是非正式制度的重要内容,在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辽宁省一方面要通过优化政策环境、服务环境、居住环境和人文环境,营造开放、开拓、开明、勇于创新创新文化环境。另一方面,教育内容与方法的创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人才,为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智力支持和行动保障。
辽宁省创新驱动发展具有良好的资源配置和发展机遇,但由于受到自身劣势的制约,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辽宁省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利用各种优势,努力克服自身劣势,有效实施辽宁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持续、稳步的发展,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 辜胜阻,李洪斌,王敏娄. 创新驱动战略的五大特征和五大机制[J].科技创新导报, 2014(19):9-12.
[2] 郑文范,孙家成. 论创新驱动与东北老工业基地再振兴[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4(24):42-44.
[3] 蔻小妮.创新驱动的SWOT分析与战略选择[J].河南科技, 2014(5):249-251.
[4] 张泽一. 党的创新驱动战略的理论渊源及其现实意义[J].甘肃理论学刊, 2013(5):34-37.
(责任编辑:姚 英)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explaining the strategic significance of Liaoning provinces implementation of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our key factors (Strengths, Weaknesses, Opportunities, Threats) influencing the Liaoning Provinces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 through SWOT analysis and then puts forward the SO strategy, WO strategy, ST strategy and WT strategy of Liaoning Provinces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
Keywords:Innovation-driven;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 strategy; Liaoning Province; SWOT analysis
猜你喜欢创新驱动SWOT分析辽宁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