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学术期刊 > 少年科普报

论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

论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

摘要:高校的所有课程都具有育人的功能,所有的教师都对育人负责。构建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应创建显隐集成协作教学课程系统,完善科学规范的课程设置、思政管理与评价体系,顺应思政课发展趋势,形成协同效应。充分研究每门课程中的思政要素,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自觉树立立德树人的政治觉悟,贯彻思想政治教育方向。

关键词:高校课程;思政协同;教育理念;育人机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思政课程要素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实现其教育功能,就需要与其他课程相辅相成,创新教育模式,构建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是高校急需解决的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

1.构建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目标

要有效利用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坚持课堂教育的主导地位,重视各门课程的教育作用,确保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

1.1高校课程思政的价值功能应建立在课程体系协同之上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目标不是一门课程就能解决的。它必须依靠课程体系系统协同作用。换言之,高校课程思政必须依靠高校课程体系中不同课程之间的分工、协调和沟通来系统构建高校课程体系,才能发挥课程体系与价值教育的作用,最终达到育人的共同目标。如今,高校知识技能教学、价值教学以及思政教学的缺乏协同体系,尤其是理工科师生觉得理科课程与价值观无关。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现代高等教育虽然有一定的专业细分,但实际上每个专业都充满了精神品质和教育价值,是学生成长所需要的精神品质。因此,提升人们的精神世界、育人文化成就、发展意志性格、都离不开高校课程体系的协同。

1.2高校課程思政总目标要围绕立德树人

高校的要以思想道德建设促进人才发展,形成适应时代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才,但人的进步的本质却是多方面的,与人的不同程度的知识、技能和提高有关,其中德是基础。为谁教育人?教育什么人?如何教育人?这些是高校的基本问题。因此,课程实际上是国家重要意识形态和核心价值观的承载者,也是体现国家教育育人目标的重要方式。换言之,高校课程体系必须以人的成长和发展的需要为导向,融入社会主义基本建设。以"不同课程"为载体,围绕育人的总体目标,进行相互协调,系统地发挥作用。

1.3高校课程思政价值意识应以课程多元价值为基础

不同课程的价值是不同,不仅体现在课程内容上,也体现在向学生的传播上。换言之,虽然我们必须明白所有课程有思政,但不同的课程在教育功能、效益、工作方式和传授方式等方面有着不同的价值。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当然是育人的主渠道,这是高校课程体系中专门的集中育人课程,在塑造价值观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强化学生的政治认同,扩展高校学生的思想范围,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乃至教育事业提供基本保障。同样,哲学和社会科学的其他课程在高等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主要为高校学生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多元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高校课程思政价值意识应以课程多元价值为基础。

2.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的建设路径和战略思考

高校要统筹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积极转变思维,扩大辐射范围,加强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建设,充分调动和丰富各类课程的教育资源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高校课程体系中建立协同机制,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

2.1着力构建强大的思政体系,打造课程资源协同教学机制

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一定时期内的任务,而要成为社会主义高校育人的主要规范,成为社会主义高校教师的高度自我意识。(1)全面启动:只有广大教师对自己的理解达成共识,才能在教学过程中自觉地负担思政教育责任,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2)综合改进:在当前形势下,要调动全体教师承担思政教育责任,就要全面提高教师自身的理论水平,克服高校学生的认知障碍和情感障碍,让高校学生在体验中认识自己,在辩论中找到回应,在内化中触动心灵。(3)贯穿课程:无论是思想政治课还是专业课,都要做到显性与隐性相结合,实现专业教育与价值取向的有机统一,实现了课程思政的目标。(4)全员同化。将每门课程的教育功能融入教师的脑海中,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教育功能,彻底改变高校教学中不重视德育的现象。

2.2建立立体育人模式,在课程体系中挖掘思政因素

不同课程在高校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功能和运作方式虽然不同,但都有自己的价值特征。因此,必须坚持课程多元化与综合教育的有机统一。要根据各门类课程的特点,充分运用和研究各门课程的思政要素,与高校教育体系的融合,建立立体育人模式。在高校课程思政的结构中,传统思想政治课程要充分发挥示范效应,突出课堂主渠道和主体功能;其他哲学社会科学课程要培养高校学生的理想信念、科学精神、人文情怀、国际视野,培育思想情操。构建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要结合不同课程的优势,并转化为社会主义具体而光鲜的承载者,在知识教学中融入价值观与理想信仰教学,在专业教育中实现知识传递与价值观引导的有机统一,实现课程学术内容与教育目标价值的统一,最终实现高校课程思政目标。

2.3努力创新高校课程思政方法,引导教师自觉提升

构建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的最终目的是培养高校学生的文化自觉和自信,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付诸实践。(1)注重教学设计:明确各课程思政的职能,落实好每一位教师的教育责任。深入研究明确各专业课程所包含的思政要素和功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生活和工作相结合。(2)创新教学方法:深化教学内容,改进课堂传播话语的方法,积极探索讨论式教学、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体验等教学法,潜移默化奠定基础。(3)教学人员培养:实现高校课程思政的关键在于教师的自我意识。教师只有在课堂上深刻认识核心价值观,明确自己的思政责任,才能自然而有效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学过程。(4)思政教育评价体系,并兼顾思政要素,实现学与教的有机统一。

参考文献

[1]刘燕.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策略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4(36):30-32.

[2]徐莉.关于构建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的思考[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4(18):24-26.

[3]滕跃民,韩锋.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构建路径及策略分析[J].山西能源高校学报,2018,31(06):45-47.

[4]张瑞.简析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途径[J].现代职业教育,2020(32):6-7.

雷晓竹(1990.02-),女,汉族,重庆人,硕士,重庆轻工职业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育人机制教育理念
新工科背景下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的探索与实践科技风(2021年11期)2021-06-30
高校专业社团服务精准扶贫实践研究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年19期)2020-12-21
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建设的初探科教导刊·电子版(2020年2期)2020-05-11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建设的路径探索课程教育研究(2019年21期)2019-07-02
实践育人研究:现状、问题与展望继续教育(2018年9期)2018-11-07
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在物业管理专业的应用研究现代交际(2017年19期)2017-10-23
博雅教育视域下精通与博通教育模式的分析大学教育科学(2016年6期)2017-03-17
转变教育理念 创新数学教学魅力中国(2016年25期)2017-02-09
经济欠发展地区提高中职校会计教学质量我之见考试周刊(2016年102期)2017-01-17
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探究科学与财富(2016年18期)2016-12-22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609232.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