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学生必读 > 考试周刊

巧设问题情境促学生多层发展

巧设问题情境促学生多层发展

摘要:本文通过以《浙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3.1认识不等式”教学设计为例,研究了问题情景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中发挥的作用,运用内容分析的方法,探讨在新课标下如何有效的设计问题情景,分析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不能充分发挥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问题情境;教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浙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上册》“3.1认识不等式”。

1. 地位与作用

“一元一次不等式”是中学阶段代数不等式的起始内容,是今后进一步学习不等式的证明和解不等式的重要基础,也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2011年版)》)界定的“数与代数”方面的基础内容。不等式的概念和列不等式知识是本节的一个教学重点,一方面,不等式所表示的不等量关系是在方程所表示的等量关系基础上的拓展和延伸,因此与方程的相关内容有着密切的联系;另一方面,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学习又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应用学习的前提。可见,本节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不等式的概念和列不等式

教学难点: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在不等式中的应用

二、 教学目标分析

1.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不等式的意义,会列不等式;

(2) 会用数轴表示形如“x

2. 能力与思想

(1) 引导学生从具体社会情境中,概括、形成不等式概念,培养学生观察、探究、归纳等能力;

(2) 培养学生符号感与数学化能力,利用数轴表达不等式,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在解决数学问题的应用。

3. 情感目标

使学生感受生活中存在大量的不等关系,初步体会不等式是研究量与量关系的重要模型之一,为以后发现和解决现实问题提供更多方法和手段,感受数学之美无处不在。

三、 教法、学法分析

1. 通过直观演示、活动和探究,集体讨论等多种教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协作探讨问题的精神,帮助学习理清不等式概念。

2. 使学生通过分析归纳、自主探究、反思总结等方法,加深不等式的理解和正确表达。特别是针对形如“x

四、 教学过程分析

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 天平左盘放2个质量相等的小球,右盘放质量分别为50克和100克的砝码,天平平衡,求小球的质量。

生1:设每个小球质量为x克,由题意得:2x=50+100解得x=75

师:运用什么数学思想?

生:方程思想。

(2) 天平左盘放2个质量相等的小球,右盘放质量为100克的砝码,天平倾斜,设小球的質量为x克,则小球的质量大于多少克?

师:运用问题1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吗?

生:不能。

师:看来在现实生活中,除了相等量的情况外,我们还经常会遇到不等量的情况。怎么解决这种问题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新的解题方法——不等式。

2. 问题引导,发现新知

你会用式子表示下面的数量关系吗?

(1) 小明与小聪玩跷跷板,小明在左边,小聪在右边,两人都不用力时,跷跷板左低右高。小明的身体质量为p(kg),小聪的身体质量为q(kg),怎样表示p、q之间的关系?

生2:q

(2) 根据科学家测定,太阳表面的温度不低于6000 ℃。设太阳表面的温度为t(℃),怎样表示t和6000之间的关系?

生3:t≥6000

(3) 国家为了庆祝国庆60周年阅兵式,预计的费用和实际支出是不相等的,预计的费用是a元,而实际的费用是b元,怎样表示a与b之间的关系?

生4:a≠b

教师板书:1. 上述关系式都有一个共同特点:连接数学符合非常特殊。

“<,>,≤,≥,≠”统称不等号。

像这样用不等号连接而成的数学式子叫不等式。

3. 应用新知,归纳所识

例1根据下列数量关系列出不等式:

(1) x的2倍与1的和小于x;

(2) a是正数;

(3) a与b的差的平方是非负数.

教师板书:2.列不等式

4. 拓展新知,类比探究

(1) 怎样在数轴上表示x>1?x≥1呢?

(2)怎样在数轴上表示-3

教师板书:3.画数轴表示不等式

综合运用

例2一座小水电站的水库水位在12~20 m(包括12 m,20 m)时,发电机能正常工作。设水库水位为x(m)。

(1) 发电机正常工作的水位x(m)用不等式表示为;

(2) 当水位在下列位置时,发电机能正常工作吗?

①=8;②=10;③=15;④=19。

请用不等式和数轴给出解释。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回归数学,激发学生今后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本设计是不等式问题的综合应用。目的是考查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利用不等式的能力。

5. 课堂小结,畅所欲言

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你还有什么困惑吗?

6. 布置作业:

必做作业:课本98页作业题

选作作业:

1. 类比等式基本性质,探索不等式有哪些基本性质?

2. 类比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探索如何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五、 教学反思

1. 多管齐下创设问题情境提高数学教学效果

《课标(2011年版)》指出“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数学问题情境是将学生兴趣,转化为知识,最后形成能力的源泉,是将客观现实抽象出数学问题,获得数学学习的桥梁。为了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一方面,教师应做个“有心人”,注重日常生活中问题的积累和数学化,通过创设有价值的问题或提问,激发学生大胆探索,明白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数学;另一方面,“数学是思维的艺术”。教师应根据学生已有知识能力为情境,通过复习提问等方式,实现学生的深层次思维。

2. 全面落实“面向全体”的内在联系

《课标(2011年版)》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以兴趣培养和自信树立帮助学困生掌握必要的解题技能;以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原则培养中等生的数学思想;以问题探究式的启发教学提高优等生的核心数学素养,从而真正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3. 重视学生的主體地位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应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一方面,教材的课堂呈现应更多考虑学生知识储备能力范畴和客观实际,避免简单的罗列;另一方面,课堂教学应遵循学生认知规律,鼓励学生多观察、多实践、多讨论、多思考、多练习,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提高学习的质量,真正做到教需有法,教必得法,学成有路,学成有效。

总之,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数学教学更要突出“面向全体学生”思想,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只要善于用心,巧妙设计问题情景,联系生活,结合数学思想,活用教学手段,把握课堂每个环节,就能将抽象概括、逻辑复杂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具体生动,形象丰富的生活知识,得到学生的喜爱。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金才华.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教学参考(八年级上册)[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3:92-98.

[3]范良火.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上册)[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3:90-93.

作者简介:

王晖,浙江省衢州市,常山育才中学。endprint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708722.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