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学生必读 > 考试周刊

让学生走进“自然生态园”

让学生走进“自然生态园”

摘 要:自然生态园是集种植、灌溉、休闲娱乐、参观、表演功能等为一体的庄园,是运用生物学、生态学规律建立绿色走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深,生态园在各地广泛出现。因此,在课堂教育实践中,我们力求让学生在并不“富裕”的时间内,接受大自然的熏陶,让生态园中的自然、人文之美真正走进学生心灵。如今开展的“走进自然生态园”综合实践活动,是实现“立德树人”这个目标中的一种策略。但通过我们实践证明,它在对未成年人教育时能起到不可小觑的作用。

关键词:自然生态园;素质教育阵地;热爱大自然;农耕文化;立德树人

自然生态园是集种植、灌溉、休闲娱乐、参观、表演功能等为一体的庄园,是运用生物学、生态学规律建立绿色走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深,生态园在各地广泛出现。

自然生态园内有美丽的自然风光,有的还有农作物种植,有的以农家乐为经营模式,突出民俗特点,生活气息十分浓郁。因此,它们既是一种活动场所,也是一种教育环境。

昆山市未成年人素质教育校外实践基地,地处昆山市大唐生态园附近,多年来,我们“近水楼台先得月”,借助地域环境优势,将它变成了校外素质教育阵地。

因为每个学生参与此项活动的时间十分有限,因此在课堂教育实践中,我们力求让学生在并不“富裕”的时间内,接受大自然的熏陶,让生态园中的自然、人文之美真正走进学生心灵。

一、 利用生态园中植物资源,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生态园中的事物很多,涉及的领域也很广泛,当然有的内容也较为杂乱。教师应选择那些适合学生参观学习的和接受教育的“元素”,开展教育,方能删繁就简,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大唐生态园内自然资源极为丰富,园中有大片的花木(包括各种花草、果树)和竹林,有优质果品栽培区,有优质水产养殖区等。于是在实施教育中,我们设计了“认识植物”这一活动课程。

植物是生命的主要形态之一,是自然给予人类的恩赐。认识植物,就是要采用传授、参观和观察等教育手段,让学生初步认识生态园中种植的部分植物,了解它们的形状、特征和生长习性。

在此项实践活动中,我们精心安排教育内容,强调了认知、观察和交流这三个教育程序。

所謂“认知”,主要指在参观之前,利用多媒体讲解关于水培植物,简单介绍水培植物的起源、原理、流程、优势以及展览等,让每位学生激发对水培植物的兴趣。

“观察”,就是在初步认识植物的理论知识后,走进生态园,在教师的带领和指导下细致地观察植物。辨别这一植物和其他植物的本质区别。

“交流”,就是让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展开交流活动,活动结束前,让学生代表谈谈对活动的体会。交流的更深层次,是学生敞开心扉,让内心与丰富多彩的大自然交流。

学生通过对生态园中的部分植物的认识,不仅培养了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同时也提高了对生态环境的爱护意识。

二、 利用生态园中农作物资源,对学生开展农耕文化教育

农作物指农业上栽培的各种植物,包括粮食作物、经济作物两大类。农作物是人类基本食物的来源之一。

大唐生态园中,种植了面积很大的农作物,夏熟作物有麦子和油菜,春天里,绿油油的麦浪,随风翻滚的油菜;油菜开花时,金黄一片,招蜂引蝶。秋熟作物主要是水稻,稻子成熟时,沉甸甸的稻穗,金光闪耀……

这些都是自然美景,但也是劳动成果。古诗云“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收获伴随着千辛万苦。

大唐生态园中,还有一个农耕文化馆,馆内详细介绍了农耕文化的起源、发展等历史,有图、有文字、有造型、有实物,也是一个很好的素质教育元素。

于是,我们便充分利用生态园中的这些资源,使之成为对学生开展农耕文化教育的内容之一。

一是组织学生参观农耕文化馆。参观前借助校本教材,利用多媒体,向学生简要讲解农耕历史和农作物发展、种植情况。进入农耕馆后,请专业人员作讲解。

二是按照农时的变化,组织学生观察生态园中农作物的生长情况,让他们了解农作物播种的过程和管理情况。

三是向学生展示部分农耕器具,体验简单的农耕劳动,如挖山芋、拾麦穗等;并配合家务劳动,如包饺子等,让学生感受劳动的艰辛。

农耕文化孕育出了爱国主义、勤劳勇敢、吃苦耐劳、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自强不息等优秀品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精神资源。

事实证明,我们利用生态园开展农耕文化教育,比单纯的以“书本知识”为教材而开展的农耕教育或者单纯的“劳动课”,意义更加广泛,效果也更佳。

三、 以“立德树人”贯穿于走进生态园实践活动的全过程

未成年人素质教育,是以校外基地为教育平台,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教育,而“立德树人”是教育根本目的。

“德”,指人的道德品质,包括忠、孝、仁、义、温良、恭敬、谦让等。自然生态园中美好的环境以及它的人文背景,均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促进他们美德的形成。

“立德”,就是坚持德育为先,通过正面教育来引导人、感化人、激励人;“树人”,就是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合适的教育来塑造人、改变人、发展人。

于是,我们在走进自然生态园教育实践活动中,也将“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贯穿于始终。

例如,在开展“认识植物”时,我们特别重视“植物园”中标牌上的一些古诗词。如:梅花牌上的宋代王安石的《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如:竹林前标牌上的郑板桥《题墨竹图》:“细细的叶,疏疏的节;雪压不倒,风吹不折。”

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回忆与花草树木相关的古诗词或名言警句,让学生谈谈对这些名诗佳句的认识。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这些诗歌内容和探究诗歌含义的同时,引导学生敢于直面生活、学会做人。

例如,在“农耕教育”中,将它与勤劳、节俭、励志等品德教育结合起来,注重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

如:让学生参加挖山芋劳动,并不是要让他们出点力气、受点苦,而是要让他们收获劳动的喜悦,养成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习惯,产生“劳动者最光荣”的生命理念。

我们开展的“走进自然生态园”教育实践活动,仅仅是实现“立德树人”这个目标中的一种策略。但实践证明,它却能在对未成年人教育时起到不可小觑的作用。

作者简介:沈福强,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未成年人素质教育校外实践基地。endprint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709568.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