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学生必读 > 考试周刊

代入感悟深入思考

代入感悟深入思考

摘 要: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课程的核心价值,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化所提出的新的课程目标。时空观念是中学历史教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怎样以代入的方式引导学生客观感悟历史时空进行分析。

关键词:历史教学;代入;思考;时空观念;核心素养

高中历史教学要改革创新就必须从时空观念的角度出发,发挥历史学科的优势,形成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教学的全面拓展,确保高中生历史理解感悟能力不断提升。

一、 学科核心素养理念下历史教学的“时空观念”

历史的时空观念是指历史时序观念和历史地理观念,可以说研究历史就必须要考虑到特定时空观念下的事件意义,也只有将史实置于历史进程的时空框架当中,才能显示出它们存在的意义。历史教学中以时空观念为基础开展具体的设计能够有助于历史学科素养的提升。首先,时空观念对于历史学科教学而言能够夯实学生的基本歷史意识,在时空观念的指导下,学生对于历史学科的知识体系有了更为广阔的理解,自然就能够对需要掌握的历史知识有全面的、体系化的掌控。其次,时空观念对于历史学科教学而言能够拓展学生的历史知识体系。学科素养要求学生能够掌握综合的历史学科知识,但是日常的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受教学时间和教学内容的影响,无法开展更多的历史拓展活动,如果开展时空观念的教学活动就能够更好地完成教学拓展活动,使得历史学科素养的提升更为有效。另外,时空观念教学的引入能够引导学生把握相关史实的时间、空间联系,并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术语对较长时段的史实加以描述和概括,理解历史上的变化与延续、统一与多样、局部与整体及其意义,实现全面化的历史意义理解,形成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二、 以时空观来客观认知历史的教学对策

1. 代入感悟

(1)情境带入,感悟时空

以时空观来客观认知历史需要全面代入感悟体悟,而要实现这一点应该重视情境的带入。情境带入的教学理论就是从教学需要出发,教师引入、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教学方法。利用这种教育方式来让学生感受历史时空,形成时空观念更为有效。首先,结合教材上面的知识点,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将历史知识融入到学生生活中去,在生活中为学生创设历史情境,使学生体会到历史就在身边,学会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历史问题,提高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其次,教师根据教材来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感悟特定的历史背景下的历史人与事,在特定空间下有更为准确的理解和判断。例如:岳麓版高一历史教学《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明确当时的历史时空特征和集权制度的发展意义,教师提出了这样的问题:①中央集权制度产生的背景是什么?②中央集权在当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对以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通过这两个问题,让同学们将自己代入到秦始皇的位置,设身处地想一想。这个过程就会驱使同学们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产生深刻认知和理解,明确了历史发展过程中制度的建设是有固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发展背景的。

(2)重点带入,素养立意

代入感悟还需要从教学的重点来进行带入,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形成立意能力的提升。首先,在进行时空观念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面对大量的教学内容进行重难点的确定。这样做主要是因为历史知识浩如烟海,无所不包,尽管作为中学历史课程的内容已经筛选,但仍然很庞杂,且中学历史教学中存在教学内容多与课时少的矛盾,故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分清主次,区别轻重,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具体做法要我们教师首先解决的问题是领会新课程理念,钻研新课程内涵,俯视教材主流,抓准模块思路。这样才能灵活控制教材应用中的调整与整合,补充与删减。其次,针对本节课设计的学习重难点,应该把它简单化处理,层层设问,分散讲解,化复杂为简单。最后,让学生结合教学重点来进行时空整理,推算事件发生的过程和演变过程,以及相应时间事件所产生的意义等。例如:岳麓版高一历史教学《新中国的政治建设》的设计过程中就考虑到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新中国政治体制的基本框架”。而新中国的政治体制建设与如今我国的政治体制建设存在差异,这种差异的研究就是需要学生理解时空观念下制度建设要考虑当时的历史时间背景与历史进程问题。教师通过“阅读—讨论—讲授”相结合的学习,让学生对新中国的政治建设有更为深刻的理解,特别是理解当时特点环境下形成这样政治建设策略的主要原因。

(3)目标带入,素养培育

新课程改革推出了新的课程目标,而要把课程目标带入到历史时空观念教学过程中是很不容易的,在课程目标与教学设计之间,我们既要考虑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否体现了学科的核心素养,还需要考虑到怎样将时空观念渗透到教学活动之中,只有首先弄清楚这些问题,我们才能走进新课程和素养教育模式。目前,新一轮教育改革已深入施行到高中历史教学中,在新课改标准指导下对高中历史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主的三维培养目标。通过感知历史、积累历史来掌握其特定的思维方式,从而可以利用历史教学中所掌握的思维方式来理解历史现象。在此过程中,教材中的知识点与结构就能够凸显出来,学生也能够更加了解历史,明确历史概念与理论,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功底与历史素养,这也是历史新课程的主要目标。例如:岳麓版高一历史教学《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的设计就要设立三维目标,让学生明白“知识与能力”的目标要了解夏朝的政权,以及商朝制度的特点和西周宗法制、礼乐制对分封制所产生的影响等。还需要对“过程与方法”进行研究分析,让教学方法更为先进,设计能够贴合学生的需求。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行分析探索,让学生学会利用多角度分析解决历史问题,形成历史空间观念的习惯。可以让学生借助网络了解相关史料,而教师则要设置问题情境:贵族死后的地位、财产等继承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宗法制的特点意义,最后进行理论总结,在这样的空间观念下,学生的理解更为容易。

2. 深入思考

(1)思考历史中时空的双向互动

高中历史教学要引导学生进行知识体系的深入思考,特别是思考历史中时空的双向互动。所谓历史时空的双向互动就是过去、现在、未来的互动关系,即人们现在关注的热点与视角决定我们如何理解过去。例如:《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的教学中,可以思考综合性问题:中央权力越集中越好吗?同学们在教师的指导下,将自己代入到对应的历史时空,分析当时的历史背景,来综合回答。这就能够理解中央集权制度发展是怎样受时空发展的限制的。

(2)思考历史中时空的互相转化

高中历史教学要引导学生进行知识体系的深入思考,需要思考历史中时空的互相转化。所谓时空的互相转化就是时间与空间的互相转化。时间与空间的互相转化是人类实践活动经过世代积累,还包括人类的思想、知识、经验和价值等,这是人类所特有的进化方式。人类实践活动的成果在时间上凝固下来,转化为社会空间、文化空间。反过来,空间的历程也构成了时间。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利用空间时间的转化问题来进行整体教学,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例如:教学《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的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对时间进行探索,然后对时间内的空间历程进行探索,首先对于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的历史有初中学习的基础,通过高一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基本了解高中历史的学习方法,课前通过学案,引导学生预习,搜集课程资源,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理解这段时间内的空间发展情况,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政治、军事两个方面论证争取民主主义胜利的关键问题。

综上所述,以时空观来客观认知历史的教学对策要形成教学代入感悟,形成深入思考的格局,培养高中生理解历史问题,分析历史现状,形成空间观念的良好学习素养。

参考文献:

[1]刘畅.我的历史四维时空观[J].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6(08).

[2]贺千红.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及培养途径初探[J].历史教学月刊,2016(2).

作者简介:周家凤,广东省湛江市,广东省湛江第一中学。endprint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709684.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