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学生必读 > 考试周刊

基于生态式视域下班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策略研究

基于生态式视域下班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策略研究

王玲

摘 要:生态式教育是指以一种生态的原理和方法思考、解释复杂的教育问题并以生态的方式来开展教育实践。它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育实施策略,是一种系统观、整体观、联通观、和谐观、均衡观下的教育。班级应充分利用园内外生态圈开展班本课程的实践研究,依托园区内特有的自然条件和幼儿生活中发生的事件和故事,构建和实施适合本班幼儿的相对合理、适宜的班本课程。

关键词:生态式;班本课程;开发;利用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2)06-0159-04

生态式教育是指以一种生态的原理和方法思考、解释复杂的教育问题并以生态的方式来开展教育实践。它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育实施策略,是一种系统观、整体观、联通观、和谐观、均衡观下的教育。

近年来,我园积极改进室内外环境,让幼儿园里的每一个角落都成为孩子们的“地盘”。我们还广泛开发社区及社会资源,为幼儿的课程“破墙”“开疆”,让大自然、大社会成为幼儿生活课堂的鲜活素材……幼儿园的课程生态圈不断拓展和优化,多方关系都在互动中得以收获和成长。我们班级充分利用园内外生态资源圈开展班本课程的实践研究,依托园区内特有的自然条件和幼儿生活中发生的事件和故事,构建和实施适合本班幼儿的相对合理、适宜的班本课程。以小班班本课程“拔萝卜”为例,分享我们的实践经验。

一、 班本课程的内容缘起于幼儿的生活

(一)捕捉幼儿的生活需求

“老师,我喜欢吃胡萝卜,多给我盛一点。”“老师,我也要多一点。”

——9月8日我园小班幼儿第一天在幼儿园午餐,素菜是胡萝卜土豆丝。皓皓和宗泽都争着要多盛点胡萝卜。两位幼儿的表现立即引起了其他幼儿的关注,纷纷向他们投以或羡慕、或夸赞、或惊奇的眼神。

幼儿的话题引发了老师们的课程前审议:虽然“胡萝卜”的话题缘于幼儿,起于他们的午餐。但是,到底是否适合作为班本课程来开展呢?因为有很大一部分孩子不爱吃胡萝卜,每次午餐都偷偷地把胡萝卜挑到垃圾小盆里。于是,我们把话题抛给了孩子们。

第二天的晨谈活动中,老师跟幼儿聊起了“胡萝卜”:我们的宗泽小朋友特别爱吃胡萝卜,而有的小朋友却不喜欢吃,宗泽你能告诉大家你为什么喜欢吃胡萝卜呢?胡萝卜里有哪些营养呢?吃了对我们的身体有什么好处呢?老师根据孩子们的回答绘制出一张关于“胡萝卜”的思维导图呈现在他们的面前。孩子们欢呼着“我们要种萝卜!我们要种萝卜!”老师们关于“种萝卜”的课程初审议开始了:第一,胡蘿卜是孩子们生活中常见的食物,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我们应该积极鼓励孩子们爱吃胡萝卜;第二,胡萝卜是小白兔爱吃的食物,在儿歌故事“拔萝卜”里给孩子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小兔乖乖》这本绘本,因势利导,激发孩子们对萝卜的喜爱;第三,我们的种植园地正好赶上秋种,适合用来种萝卜。

初步确定可以种胡萝卜后,我们便引导孩子们发起讨论:胡萝卜很有营养,那么胡萝卜是什么样子的?它长在哪里?我们自己可以种在哪里?

课程从幼儿生活中来,在生活中展开,从生活中获得不同的体验和经验。当我们带着孩子们来到种植园地,种植地里坑坑洼洼,里面还有很多石子和碎砖头,我抛出问题:“怎样才能给萝卜种子一个松软舒服的‘家’呢?”“挖一下地。”“把石头捡掉。”我以为小班的宝贝只能看看松土的过程罢了,谁知他们积极性高涨,一个个都抓住钉耙帮忙松土,捡石子砖头,几番下来,老师翻开的泥块,宇辰凭经验就能判断出有没有石头,整理的速度越来越快,四五个积极的男孩子齐动手忙了一天,萝卜的“家”整得平平整整。

老师适时的“放手”给予了更多的机会让孩子亲近自然、发现自然。亲近自然意味着儿童要浸润于自然环境中,关注自然的特点、规律,形成生态化的认知和情感,实践“生命教育”这一生态式教育的核心价值。

(二)合理运行班级教育生态系统

一个班级就是一个特定的生态系统,在这个体系中,发挥好每一个因子的主动性,形成和谐的教育生态,为班本课程的实施提供了基础与保障。

我们准备种萝卜的消息在班级群里传开了,轩妈得知消息的第一时间就跟我们主动承担购买萝卜种子的任务。种子商店里,轩轩发现了小白兔爱吃的胡萝卜,也看到了儿歌、故事里小兔种的大红萝卜和白萝卜,另外还有一种绿萝卜。轩妈尊重轩轩的意见,问他:“我们买哪个萝卜?”轩轩激动地说:“胡萝卜、红萝卜、白萝卜都要买。”轩妈说:“那我们把绿萝卜也买回去,让大家看看好不好?”

活动让幼儿、教师、家长都慢慢交融,让大家的心拉近距离,幼儿园很快成了大家的第二个“家”。

二、 生态式班本课程的目标

课程期初,以幼儿园课程目标为导向,我们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确定适宜的课程主题。要实现班本活动的生活化和趣味化,对照《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学习和研究,使课程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我们把“能照顾萝卜和记录萝卜的生长过程”作为课程的目标,后来课程的发展不停地调整和修改。

“快来看,我的萝卜发芽了!”

“咦?我的胡萝卜咋没有发芽?”

“这是为什么呢?”

回家问问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吧。

正确答案来咯——妈妈上网查阅得知:因为胡萝卜在植物学上实际上是果实,而非真正的种子,而且果皮较厚,含有一定量的挥发油,不易吸水,种子外还有刺毛,容易黏结在一起,不易分开,造成播种困难。虽然播种不易,但是长成后的胡萝卜非常美味哦!

“哇!萝卜的叶子像小爱心耶!”

“萝卜长出三片叶子了。”

“我的胡萝卜冒出一点点叶子了,叶子好细哟。”

“红萝卜、白萝卜、绿萝卜的叶子都是长长的圆形。”“胡萝卜的叶子有许多分叉。”

“萝卜叶子有4片。”“萝卜叶子有5片了。”

萝卜已经长成一片,地里绿油油的了。

孩子们每天排队散学回家的途中必看一看我们的萝卜。

幼儿园课程需要全面融合,而不是机械地划分领域进行教学。基于儿童兴趣与需要,多领域融合式的班本课程更能推动幼儿全面发展。随着萝卜一天天生长变化,我们的课程不断地深入推进,孩子们有了科学的探究和数量的运用,我们的课程目标又适当添加了科学领域核心经验。

眼中有幼儿,心中有目标。在班本课程实践中,我们围绕儿童幸福成长的目标,在顺应儿童发展顺序与重点的基础上,关注与儿童生活相契合的经验获得。

三、 生态式班本课程的实施路径和框架

(一)儿童本位的实施路径

我们以幼儿园的省级十三五课题研究方向为指导,以幼儿为主体,通过主题活动、项目活动、领域活动等不同的课程组织形式,支持幼儿在主题学习、自然感知、生活体验等活动中的经验融合、渗透和联结,在动态建构中获得整体发展。因此,生态式班本课程的实践路径既有思路上的系统性、运用中的灵活性,也有与幼儿经验建构和发展相适宜的生成性特点。(见图1)

图1 生态式班本课程的实践路径

班本课程的建设为幼儿提供了充满多样感知、探究的活动情境,使教育与生活更接轨,从而满足孩子博物的需求,培育孩子乐玩、乐探、乐学的核心素养。

(二)丰富的班本课程框架

顺应萝卜生长的自然规律及课程框架基本建构,孩子们在课程深入开展的进程中,每天与萝卜发生互动,每天都有新的问题产生,然后大家进行研究、分析、探究,生态式班本课程的框架越来越趋于丰富和完善。(见图2)

图2 生态式班本课程的框架

随着班本课程建设思考与实践的不断深入,我们尝试从丰富的资源、好玩的游戏、互动的环境等维度,整合地设计和推进幼儿的一日生活。多彩的活动导引着幼儿在一次次亲历中体验与发现,浸润化的管理逐步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思维品质。这一切都将在他们生命发展的历程中留下鲜明的痕迹。例如,孩子们看到稻田里的稻草人便想到我们的萝卜地里常常有小鸟光顾,我们也做一个稻草人来保护我们的萝卜吧。于是,娇娇和嘟嘟都在家长的帮助下制作了两个可爱的稻草人宝宝。孩子们把自己的衣服给稻草人穿上,给稻草人戴上帽子,把稻草人插进萝卜地,还跟它说:“请你帮我们看住小鸟别吃萝卜,辛苦你了。”孩子们在与稻草人的对话中,在探索的过程中学习合作、分享、讨论。“让孩子的生活变得更自主,做自己喜欢的事,实现儿童幸福地成长!”我们一直在努力!

四、 生态式班本课程的实施

(一)“看见”幼儿——师幼的细心观察

“老师,你快来看。”桢桢边喊边拉着我的手朝萝卜地那边走,“老师,你看,萝卜叶子上有好多小洞洞。”我走近一看,萝卜叶上真有许多被虫咬过的洞洞。

老师便立即把问题抛给他们:“咦?是谁把叶子上弄出一个个小洞洞的呢?”

小粒子立即仔细地翻看叶子,突然大叫起来:“老师,看这个叶子上还真有许多黑色的小粑粑。”“哦,看到了,这边有一条小虫子——毛毛虫,是毛毛虫!”一连串的“侦破”发现让小粒子开心不已。她气愤地抓起毛毛虫,恶狠狠地摔到地上。打那以后,孩子们每隔一段时间就要仔细检查有无虫子咬萝卜叶。

孩子们用心照顾着萝卜的成长。连续多天不下雨,发现露出的泥土发灰了,他们就拿起自己的水杯给萝卜浇水。萝卜长得太挤了,他们就把细小的萝卜拔掉幾棵,期待着留下的萝卜有更大的空间长大。

观察是课程的来源,也是课程深入发展的依据。孩子们细心照料萝卜,老师则留心观察孩子们的所见、所思和所想。

(二)“听见”幼儿——倾听孩子的叙述

炀炀:老师,萝卜什么时候才能长大呀?嘟嘟:老师,我们什么时候才能拔萝卜呀?糖糖:老师,我好想拔一个大萝卜带回家呀!

春种、夏长、秋收、冬藏。在四季的更迭中,孩子们相伴走过……在孩子们的期盼中,拔萝卜的时间提前确定了,孩子们分头准备各自拔萝卜的工具。

“哎呦哎呦,好难拔。”

“咦,碰到萝卜叶子有点痒。”

“我看到一个大萝卜了。”

孩子们开始观察萝卜,有的在观察叶子,有的观察颜色,在老师的引导下发现萝卜的株长得高,叶子也很大,萝卜的“头”从泥地里“冒出来”。小粒子看到一个冒出泥土的萝卜用力一拔,谁知萝卜是个小不点儿,她偷偷地放下小萝卜,又继续寻找“大目标”。

(三)发挥教师“记录”的价值

瑞吉欧课程所倡导——“记录是一个理想的载体,通过这个载体,儿童的学习经历能得以阐述和重温,还能被用以诠释和反思,记录不仅能帮助人们回顾过去,更重要的是能帮助人们创造未来的学习情境。”轩轩种的绿萝卜,他看到一棵冒出泥土大半个身体的萝卜,用力一拔,萝卜叶子拔断了也没拔上来。赶紧喊来好朋友灏宇:“快来帮我拔萝卜。”

晟宸和桢桢种的胡萝卜,他们拔了好多个大的胡萝卜樱子都没有成功,赶紧用铲子帮忙,小心翼翼地挖了半天才看到一个小萝卜。不过,他们一样很开心地拿着小不点儿胡萝卜自豪地介绍:“这是我种的胡萝卜!”孩子高高举起自己的劳动成果跟好朋友比起来。

宗泽:“我的萝卜最大!”轩轩:“我的萝卜最长。”殷子钦:“我的和你的一样长。”晨晨:“我的萝卜最圆。”瑶瑶拿着萝卜的“小尾巴”晃来晃去说:“小老鼠!像个小老鼠!”雯雯:“我的萝卜被虫子咬了。”她拿着一个咧开嘴的萝卜说:“我让妈妈把这坏的地方切掉还能吃。”诗涵:“我的红萝卜的颜色和我的衣服一样红红的。”拔的红萝卜的孩子纷纷拿着萝卜围着诗涵:“我的也是红萝卜——我的也是红萝卜。”红萝卜家族聚在一起……孩子们的这一切表征都被老师用相机和视频记录下来。

数学来自生活,并服务于生活。在孩子“拔萝卜”的过程中,数学的核心经验不断得到运用和提升,孩子们进行了数数量、比大小、按颜色分类等活动,按照“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认知发展规律,促进了孩子逻辑思维能力、想象力、理解力的发展。

五、 生态式班本课程的评价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教育评价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教育的适宜性、有效性,调整和改进工作,促进每一个幼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这一要求明确了在教育实践中开展教育评价的目的及重要意义。教师的评价对改进教育工作最为重要。幼儿园课程的评价应以教师的自评为主要方式。幼儿园课程评价应注重过程性评价,评价应伴随整个教育过程,并采用多种方法和形式。

在班本课程“拔萝卜”实施过程中,我们以《指南》为指导,分阶段进行量化评价,强调生态式视域下课程发展进程中师幼间的融合、评价内容多角度、标准多元化和方法的多样灵活。园部领导和年级组进行阶段课程审议,对课程的目标、内容和实施路径等进行生态式分析和评价。同时,我们邀请家长参与到课程中来,请资深的爷爷奶奶为管理萝卜进行多方位、多层次的多元评价。

虞永平教授曾说过:课程就在儿童的生活和行动中。当我们用课程的眼光去看待生活,教育真的是无处不在。

班本课程《拔萝卜》是我们小班第一学期开展的生态式视域下的主题活动,为了让孩子更深层、更直观的观察萝卜生长过程,孩子们从种植、除草、浇水、捉蟲等过程管理到最终的收获、品尝与分享,亲自见证了萝卜生长的全部过程,零距离的接触大自然,亲身体验到了劳动和收获的乐趣,践行了《指南》中“玩中学,学中玩”以及“一日生活皆课程”的教育理念,激发了孩子们对生活、对自然的探究欲望,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奇妙。他们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实际操作,在亲近自然、体验生活、感悟生活中成长,丰富了实践经验。我们以《指南》生活化、游戏化的精神为引领,观察、了解和追随孩子的兴趣,聚焦问题,不断反思,进行生态式的班本课程的创生,从而促进孩子健康、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边霞.试论“生态式教育”的基本思想[J].早期教育,2002(9).

[2]朱家雄,王峥.让儿童的学习看得见:个体学习与集体学习中的儿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虞永平,张辉娟,钱雨,等.幼儿园课程评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711827.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