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学生必读 > 考试周刊

初中教育中后进生转化策略研究

初中教育中后进生转化策略研究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初中教学中,对后进生的转化也成为一项重要的教学工作。在推进素质教育和初中生全面发展的进程中,提升后进生的成绩有利于学生的整体发展。基于此,文章对初中教育中后进生转化策略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初中教育;后进生转化;策略实施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2)09-0025-04

当前国内的教育教学形式发展带有一定的普遍性,这种普遍性的教学思维就意味着会出现一些跟不上教学进度的后进生。在一个学习集体中,学生存在个体差异性,学习能力相对弱的学生容易在学习群体中找不到自己的定位,迷失學习方向,同时对自身的评价也容易降低,从而导致悲观抑郁的情绪产生,其性格相较于其他同学表现得较为独特、课堂注意力也不集中,并且和同学交流的过程中不能够很好表达自我,不能准确地把握自身定位,显得有些自卑。做好对这类学生的转化工作是我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点问题之一。

一、 初中后进生的特点

1. 初中后进生思维较为活跃,并且极其富有创造性,同时也存在一定的浪漫主义性格特点,在考虑问题的时候大多以自身主观意愿为主,缺乏对现实基础的参考。并且情感较为丰富,好恶分明,对外来的一些新鲜事物的刺激较为敏感,情绪也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干扰。在参加教学的社会实践机会较多的情况下,一些特殊地区初中的后进生更容易受到社会的负面影响,在一些特定的场合初中后进生显得和其他人格格不入,情绪化较为严重。

初中后进生的性格较为个性化和感性化,并且学生的个体之间性格差异较大,这是因为在漫长的学习过程中他们养成了自己独特的性格品质,对自己的性格把握也逐渐成熟,呈现出多元化的性格趋势。

2. 自我意识较为突出,片面的强调个性化发展和集体的观念,使得初中的后进生的团队意识较为淡薄,并且自我约束能力相对较差,在一些行为表现上往往呈现出个人的英雄主义色彩,强调以自我为中心,在一些场合表现的漫不经心且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初中的后进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还有待提高。

3. 文化基础较为淡薄,初中的后进生大多对本专业的知识掌握较为牢靠,但是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一些社会上的常识了解得不够多,因此文化基础较为薄弱,主要表现为知识面较窄,并且在考虑问题的时候缺乏深度。

这部分学生在长期的学习生涯中忽略了对其他知识的吸收,并且在其成长经历中也没有对其他基础知识加以重视,文化考试对他们来说并不重要,这种忽视文化课的情况使得初中的后进生的文化功底较差,并且思维的思辨性也不强,对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西方优秀的文化遗产不能够很好地继承吸收。

二、 初中教学中后进生的形成原因

(一)部分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态度

在初中学习过程中,知识的难度有所提升,一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相应的有所减弱,这部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一旦遇到困难就会显得踌躇难进,难以利用合理的手段解决困难,逐渐地丧失了对初中学科学习的兴趣。主要表现为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在课后无法按时完成作业,并且对学科学习缺乏热情,态度消极。

这种态度不仅不能够使得学习成绩提升,反而会造成一些不良后果。态度较为消极,在初中学科学习中面对困难畏首畏尾,难以运用有效的方法对问题进行解决,使得问题堆积得越来越多,问题越多,后进生的学习态度就越消极,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在实际的初中教学中,学生对学科的理解能力有所下降,不能够灵活地运用学科知识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较差,同时学习的状态也越来越差,这对初中生的长效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

(二)学生采用的学习方式方法不合理

在开展初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现实情况,并合理地引导学生采纳正确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帮助学生有效地开展学习,让学生运用合适的学习方式来增强自己的学习效果。

在目前的实际初中教学中,学习方式是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主要因素,如果一名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没有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那么学生的成绩势必会受到影响,一般情况下,这种影响是较为严重的。初中的学习已经不像小学学习那样仅仅凭借着聪明才智和刻苦努力就能够换取好的成绩,没有良好的学习方法支持,任何人面对初中学习都会沦为后进生。学习方式从某种层面上来看是初中学习的壁垒,对部分学生而言,缺乏良好的学习方式和科学的学习策略,这是需要长期养成的一种习惯,因此这种壁垒从现实层面上来说还难以打破。

(三)教师的教学方式较为落后

在初中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学科教学方式的运用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最终的学习效果有较大的影响。在目前的初中教学中,有相当一部分教师的观念较为陈旧,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这样“填鸭式”教学不仅不会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还会让学生逐渐丧失对学科的学习兴趣,同时学习的效果也不明显,这样就对这部分学生的学习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

本身后进生的学习底子相对差些,采取“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方式很难让这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到真正的内容。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仅仅根据教材的内容进行教学,没有形成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并且没有对课堂内容进行拓展,这样就使得教学方式相对较为单一,课堂气氛也越来越沉闷,后进生本身就是一部分“犯困”群体。面对这种沉闷的教学方式更加难以提起兴趣,这样就会促使后进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越来越低,最后甚至退出学科课堂的舞台。

还有一部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过分依赖于课件内容,缺乏对学生真实学习情况的了解和分析,同时没有考虑到后进生的真实需求,后进生本来在班级中就是“弱势群体”,没有针对性的分层教学就会严重地影响初中教学的实际效果,并且导致后进生难以跟上正常的课程进度。

如果不对教学的方式予以改善,那么后进生的成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不可能提升,这样就不能够发挥新课程改革要求下对初中课堂教学的全部要求。

三、 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

后进生的自我约束能力相对差些,并且对外来诱惑的抵抗能力也相对一般,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他们会经常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从而将学习的事情抛在脑后。在初中阶段,知识的难度和学习的强度相较于小学阶段都有加强,因此后进生在不适应新环境的情况下,会对学习产生较大的抵触心理,认为学习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这就会对他们学习的积极性造成不良影响。此外,初中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导致他们很容易在实际的学习生活中产生不良情绪,青春期的孩子容易产生躁动,心理也较为敏感,容易产生自卑、沮丧等情绪,这些情况在后进生的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当面对学习的困扰时,后进生很容易对自我产生错误认知,认为是自己的天赋不够才导致学习成绩差。在长期这种不良情绪的折磨中,后进生会对自己、对学习失去信心,逐步地,使得他们今后的学习更消极,转化起来更困难。

教师应该结合上述后进生的现实情况进行具体分析,针对这些问题给出创新性的指导意见,帮助学困生逐渐走出认知误区,摆脱在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产生的消极、自卑等不良情绪,建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重新认识自我、认识学习,从而树立起学习信心,使得学困生的潜能得到激发。

具体的转化例子可以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学困生难以融入课堂中的特点,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改善课堂氛围,利用情景创设或者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引导学困生更多地参与到课堂构建中,并布置一些学困生力所能及的问题和作业帮助学困生逐渐找回自信。一个问题的解决就会使得后续问题解决更为容易,后进生在解决了一些简单的问题后,他们会对自己的学习基础产生信心,这时候教师需要给予他们肯定和鼓励,帮助学生在鼓励中信心倍增。即使学困生在对简单的问题也难以做出正确的回答时,教师也应该通过耐心的引导,以及多元化的方式对其进行启发,从而让后进生自主获得正确答案。再给予他们鼓励,使得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和同学之间的关爱,从而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训练中,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也可以使用此法促使后进生主动转化。

针对初中后进生的思维较为活跃的特点,还可以举办多种思想政治活动,以这种形式对他们加以思维引导,让后进生在思想政治活动中能够充分地展现自我,扬长避短,从而使得各方面的素质都得到提升。这种手段对培养初中后进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对初中后进生来说,创新意识是非常重要的。通过组织多种思想政治活动进行教学内容的实践是一种很好的培养策略,能够对后进生的创新能力进行良好的培养,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使得后进生的心理素质提升,并且更加奋发向上。

四、 重视后进生的心理成长

从教育教学角度来看,一个没有爱心的教师是无法从事好教育工作的。因此教师要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重视后进生心理发展进程,在对后进生的转化中也要倾注进教师的爱心,让他们明白他们没有被教师和环境抛弃,仍有一部分人对他们是关心的、爱护的。

来自教师的关心能够促进后进生养成健康阳光的性格,后进生在这种温暖友善的环境下成长也能够促进他们的学习成绩提升。对后进生的缺点进行理解和包容能够使得他们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爱,点燃他们的上进心理和想成为优秀学生的希望之火。

针对这部分学生经常扰乱课堂秩序、经常和同学之间吵架等问题,教师应该对其进行感化教育。不要严厉地批评这部分学生,这只会加深教师和后进生们之间的隔阂,要对他们晓之以理,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人格魅力,从而促使他们产生想要为教师做一些事情的心理,这样就能够对他们的行为形成约束并且对他们顽皮的心理机制造成冲击。

坚冰终会融化,这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因此教师对初中生的心理成长引导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后进生也会在教师长期的努力下感受到教师的诚意,对自己的不足产生深刻的认识,进而激发自己的学习斗志,摒弃不良的学习习惯,向着更优秀的同学看齐。

五、 利用梯度教学的方式促进后进生成长

教师在对基础知识讲解后,部分学生的学习水平已经有了质的提升。但是有的学生在对基础知识的学习中并没有很好地融入课堂中,课下也没有进行有效的复习,导致他们的基础没有打牢。在面对强度大的后面学习中,后进生就显得力不从心。基于这种差距,教师不能采取整体的一体化教学模式,要分层教学,这样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有些初中生的学习底子薄,学习能力差,原因是其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够牢固,他们对学习产生厌倦,认为学习是一件非常无趣的事。基于此種现象,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组教学,对学习习惯不是很好的学生,由浅入深地进行梯度训练培养,总结后进生在学习中产生的问题并加以解决。

越是底子薄弱的学生越对学习兴趣不高,他们的基础知识掌握得不牢固,学习的积极性下降。教师可以着重培养这种后进生的学习兴趣,把平时教学中比较有趣的部分分享给他们练习。学习兴趣是动力,在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要让他们把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记下来,这样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对他们的成绩提升和知识点的掌握有很大裨益。施行这种教学模式,学生的整体参与度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从而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理清了学习的思路。

六、 发挥优秀学生在转化中的互相帮扶作用

优秀的学生会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总结好的学习方法,同时把这种学习的方法贯彻执行到日常的学习中。同时他们自身也对学习有着清晰的认知,人为学习可以改变当前所面临的困境。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要通过长期的学习实践来进行总结。优秀学生的特点之一就是刻苦努力,在别的学生玩的时候他们都在对学习保持强烈的兴趣,从而一直都在学习的进程中不断前进。

教师要将这部分学生的优秀品质带给后进生,使得他们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同时转变他们的学习理念,从根本上提高后进生的学习成绩。

教师在日常课程的安排中可以设立一对一的帮扶学习,在两个学生日常的交流促进过程中会对两个人的行为都产生一定影响。后进生在这种朝夕相处的模式下也能尽快地学习到优秀学生的学习品质,进而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

在对后进生进行转化的过程中,加强优秀学生的参与度能在一定程度上贯彻教师所指导的正确的学习方法,让后进生的学习计划受到优秀学生的影响而变得更加缜密,从而提升了后进生学习的动力。教师也应该全程监督这种一对一的帮扶模式,防止优秀生受到后进生的影响而导致学习成绩下滑。在进行挑选配对的时候教师要进行一番思考,把最为合适的两个学生安排在一起学习。

七、 家校融合帮扶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一个较为敏感的年龄段,学校、家庭等会给学生带来一些学习压力,尤其是对后进生而言,其背负的压力相对更大。

后进生很可能会因为成绩不好而感到自卑,同时认为自己缺乏和较为优秀的学生一样的学习能力,后进生的性格可能会越来越敏感。因此,在针对后进生的转化问题上,应该从心理压力的根源着手进行解决。首先,对学校而言,良好的教学氛围以及教师良好的师德是治愈后进生心理压力的良药,教师应该及时采取一些适当的方式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在家庭层面,家长应该积极做好学校的配合工作,为后进生创造出和谐轻松的家庭氛围,让学生时时刻刻都能够体会到正能量。其次,社会各界也应该从多方面关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积极为青少年解决遇到的问题并打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这样多管齐下,并辅以教师的耐心教导,后进生会逐渐向优秀学生靠拢。

八、 结语

综上所述,对后进生的学习成绩转化是一项长期的工程,首先教师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要秉持一颗真心和足够的耐心。其次对后进生转化也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手段,摒除后进生底子差的弊病,使得他们和所有学生一样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最后要消除这部分学生对学习的心理方面的顾虑,教师可以从多方面入手进行后进生的心理輔导,进而使得后进生的转化工作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殷建华.浅谈“后进生”的形成原因及转化策略[J].职业,2009(2):60-61.

[2]石美丽.初中教育中后进生的转化策略[J].初中教学研究,2009(2):45.

[3]吴万荣.班主任如何培养学生抗挫折能力[J].素质教育大参考,2006(8).

作者简介:吴宏燕(1978~),女,汉族,甘肃靖远人,甘肃省靖远县五合中学,研究方向:班主任管理。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711929.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